大清的利益,否則他無法向清廷交代。
在星星峽戰役之前,清軍掃蕩準格爾諸部所獲得的牧民和牛羊,金國想都不要想,代善只和豪格談星星峽一戰的戰利品分配。
豪格提出俘虜和馬匹六四分配,因為金國在長城和瓜州苦戰了一個多月,損失巨大,而這次夾擊,也是金國關鍵時刻殺到,才擊敗了準格爾,否則清軍未必能夠取勝,所以金國要多分一些,但是代善卻只同意五五分。
他提出如果大清不出兵,金國連這五成都拿不到,大清沒有多要,便已經很厚道了。
其實代善出於情面,已經給豪格讓利,要是多爾袞來,多半一成也不願意分給豪格。他必然認為大清幫助金國解圍,沒有讓金國出軍資,金國怎麼還好意思來分戰利品。
代善堅持五成,豪格只能接受,分得戰馬九萬匹,俘虜先分兩萬人,後來鑽山的蒙古人因為飢餓和寒冷出來投降,他又分得一萬,共計三萬多俘虜。
在商議戰利品的分割之後,金清兩國又商定了兩國在西北邊界。
兩國東部以黃河為界限,西部以馬鬃山、天山為界,兩山之北,是清的勢力範圍,兩山之南,則是金的勢力範圍,也就是說準格爾部的牧場,成了清的版圖,而天山南麓的葉爾羌汗國,則劃分到了金國的勢力之內。
雙方迅速分配了戰利品,劃分了疆域,接下來就是追殺準格爾,以及圍堵從寧夏附近撤退的僧格大軍。
代善要求豪格配合他,將準格爾的這支偏師,也殲滅在草原上,徹底消滅準格爾,但豪格表面應下,實際上卻已經意興闌珊。
僧格還有六萬鐵騎,他的撤退路線還不確定,豪格幫助代善,是給清國解決麻煩。
北京之變時,代善突然變卦,坑了豪格,就使得豪格恨死了代善。
這次金國出那麼大的力,代善卻不給他多分些俘虜和馬匹,豪格對他的恨意,便更甚了。
在金國與準格爾交戰時,明軍已經出兵青海南部,控制了原本臣服於金的一些部落,金國自己的麻煩還沒解決,怎麼可能去幫代善。
感謝書友20170210134217813的五百打賞,感謝大家的支援
第1083章青海築城
共治三年末,準格爾突襲金國的直接影響力,一直持續到共治四年四月間,而間接的影響力,或許會持續幾十年。
在長達小半年的時間裡,發生了許多大事,其中之一就是戰敗的準格爾殘部西遷。
因為豪格配合不太得力,金軍主力進入青海,穩住清海的局勢,並意圖將明軍趕出青海,而放棄了對僧格的追蹤,使得僧格近六萬騎兵,穿過阿拉善高原的巴丹吉林沙漠,躲過了代善的堵截,一路襲擊了數個臣服於清的部落,搶奪了一些牛羊和人口,追上了西遷的準格爾殘部。
年邁的巴圖爾琿汗,在遭受大敗之後,病死在西遷的路上,僧格兵力最強,繼承了準格爾的汗位。
明共治四年三月底,準格爾殘部在額爾齊斯河畔,休整半月,僧格繼承汗位之後,繼續西進。
他們在秋明附近擊破了數百哥薩克的阻攔,前往伏爾加河畔與遊牧於此的瓦剌四部之一的土爾扈特匯合。
雄霸漠西的準格爾部,只能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南面明朝趁著金、清的注意力都在西北之時,進行了許多動作。
在西面,明軍嘗試進入烏斯藏,可是烏斯藏行督指揮使司和宣慰司的人以大明從未在烏斯藏駐軍而勸阻,受幾大活佛控制的軍隊,開始集結在沿途阻攔明軍進藏。
明朝方面準備並不充分,只是一次試探,見烏斯藏反應比較激烈,陳友龍便領兵退了回來。
進入烏斯藏失敗,王得仁進入青海南部,卻十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