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盔,但他們胸前的甲冑卻是一整塊被漆成了黑色的鐵板,正是前年工部弄出的胸甲。
明軍野戰的火炮,多是小佛郎機,射程近,炮身輕,固定在炮車上,一兩名士卒都可以推動,方是方便,可是火力和射程卻是致命的缺陷。
眼前的炮隊,每門炮六遲長,比瓷碗還粗一些,至少千斤以上,但是放在兩個輪子的炮架上,卻能被兩匹戰馬拖行,揚起一片塵土。
武生隊伍的出現,立刻就引起眾人的注目,他們的氣勢和精神,甚至超過了五忠軍各鎮。
王彥不斷的微笑點頭,戴之藩和高一功等人則微微交頭耳語,談論著對這支隊伍的看法。
這五千人來自明軍各部,以及一些有志向從軍計程車子,他們在武學除了學些兵事訓練之外,還要接受王彥對於天下和家國思想的薰陶。
皇太極在征戰的過程中,常常會將明朝計程車人抓起來,一關就是好幾年,但是卻發現不少人,始終都是穿著明朝的衣服,他便有個疑問,於是便對范文程說,“好多明朝的將軍,勃勃武夫,本來應該是最有血腥的漢子,可是一見我的面就跪了,為什麼那些文人,就是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連把刀都拿不起來,為什麼這些人寧死不屈呢?”
范文程這個老漢奸,他是漢人,對於漢人的文化和心態,都十分了解,對皇太極說道:“因為這些人,都讀孔孟之書!”
儒家思想,拋棄糟粕不說,其中包含的正能量實在太多,宋明之際,錚錚鐵骨的文天祥、張煌言、夏完淳,這些都是儒家培養出來的人。
文天祥被壓送北方時,元人派他的女兒去勸降,只要投降就是蒙元的宰相,但是文天祥卻不為所動,他信了孔孟之道,而古人為了道,是能以死殉道的。
中國人崇古是有原因在的,從古到今,人心的變化,令人唏噓,文丞相被押送大都的途中,沿途的人給文臣相送行,說的是,“文丞相死了吧,文丞相死了吧,”勸說他殉道,給漢人保下一點顏面,留下一絲念想和一點精神和脊樑,而正是有文天祥的殉道,漢人的精神才沒有被徹底的擊潰。
文丞相若是不死,沒有這個榜樣,後世會怎麼樣?中國的文化又會怎麼演變?
到了明代,像金聲被俘之後,押送南京的途中,路上人卻說道,“:先生回來時我們一定再來路旁恭候。“金聲笑著回答:“再回來我就一文不值了。“這已經不勸殉道了。
到了現在,不要說殉道,你要是信個什麼東西,都會被恥笑!
想一想,南宋與南明的江南地區,都是承平多年,士人養尊處優數十年,在家國突變之時,士人能有氣節,多不容易,今日國家也承平數十年,可要是換在今天,養尊處優的國人,會怎麼抉擇?
讀書是有好處的,這五千人除了按照戚繼光的《練兵實紀》操練外,還需要讀書,明大義,讓將軍們能文能武,既能用兵,又曉得道義,實現文武合流。
王彥明顯感覺到這支人馬的精神面貌,很不一樣,武生的目光中是有精神和信仰存在的。
乘著操練的時間,王彥回過頭來問後面幾將道:“你們覺得的怎麼樣。”
幾人的意見明顯無法統一,李過開口說道:“殿下,全部都用火器,近戰搏殺怎麼辦?卑職覺得這個編制還要探討!”
“那幾門炮的射程和威力因該很強,可是火器雖然好用,但是我鎮還沒有完全靠火器擊敗清軍的戰例,卑職不敢下結論!”戴之藩皺眉思考道。
劉順在揚州大戰時用過自生火銃,到是持支援的態度,“看那幾門銅炮,如果能打個兩裡左右,那敵陣進入自生火銃陣前,就已經被打得散亂,等近前再捱上幾輪排槍,估計前陣就不成陣型了,那時騎兵一衝,敵陣肯定完蛋!”
王彥聽了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