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鳴不平。
但這是時代的悲哀,慢慢都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她也不能跳出去大喊,人人平等吧。
說不定還會被人當成怪胎。
聽了這麼多人的意見,曹兵也大概瞭解了。
大部分的人還是傾向於唸書可以,但是讓家裡的男娃唸書就行了,女娃他們都覺得沒必要。
曹兵是縣城裡下來的高知分子,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反對重男輕女。
“鄉親們,聽我說,男娃女娃都是咱們自家的娃,那誰說男娃就一定比女娃聰明,女娃要是有了知識,以後有了出息,咱們做父母的不也是要跟著沾光的嘛,男娃女娃都一樣,這也算是給自己多一個保障不是嗎?”
有人不同意,說:“男娃跟女娃咋可能一樣嘛,男娃有力氣,唸書念得好了,還能當領導,女娃唸完書還不是嫁人,就成人家家裡的人了。”
曹兵說:“女娃肯定要嫁人呀,但是你說只有男娃當領導,這個我可不同意啊。”
“咱們就沒聽說過,哪個村有女娃幹領導的。”
鄉下的女孩沒有念過書,沒問文化,哪裡來的機會當領導,但是曹兵在城裡就見過,而且不少。
就說:“那村裡沒有,不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機會念書,走不出村子,所以當不成啊,你們要是空了,以後去縣城裡走走看看,那裡的女娃們,個個都是有文化的,當幹部,當老師的,可多了去了。”
被曹兵這麼一說,村民們開始議論起來。
“說的對哈,以前娃要是想念書,就得去城裡,遠不說,還貴得很。”
“可不嘛,咱們大隊就一兩家有娃在城裡頭唸書,一年學費可不少啊。”
“城裡頭唸書貴,那咱大隊辦學校唸書,是不是也很貴啊?”
“那可不行,太貴了我們家可供不起。”
看村民們從質疑讓孩子唸書,變成了擔心學費太貴。
這說明他們已經接受了讓孩子唸書這件事,這是好事。
李一樂聽著曹兵說話,覺得這次這個社長是派對了,他是真的在為村民們考慮。
努力的在勸說他們,讓男孩女孩都能去上學,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曹兵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有豐富的知識,知道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更加鼓勵鄉下的孩子唸書。
有了文化和知識,他們就可以見到更廣闊的天空,而不是死守鄉下這一畝三分地。
李一樂對身邊的李懷德說:“二舅,你看社長說的是不是很有道理?”
李懷德笑著問她:“樂寶這麼小都聽懂了嗎?”
她眨眨眼,笑著說:“樂寶聽懂了呀,不管是男是女,都要念書,要有文化,以後才能做個有出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