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就更不要說了,政治世家比比皆是。
不過,汪精衛和胡漢民同意孫科上臺,應該還有一個不能明說的原因。
劉阿斗再笨,至少也有一個長處,那就是比較聽話。諸葛亮包攬軍政,說是權相也不為過,但阿斗就從來沒給諸葛亮多少牽制,或者他根本就沒這個能力。胡漢民和汪精衛兩個大派系都願意把不是自己派系的孫科推出去接蔣介石的班,恐怕多少也相信孫科不至於脫出他們的掌控。
國難關頭,選了個阿斗“官二代”上臺,有國民黨的中央委員當時就大罵,孫科是總理的不肖之子,為人好色好貨,且不負責任,怎能擔任非潮期的大事?這豈不是兒戲?
可是,為了平衡黨內派系利益,兒戲也成了真。孫科在一片贊和聲中上了臺。此時,風雲日緊,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了。
新年新氣象,1932年元旦,孫科領銜的新一屆國民政府成立了。
新官上任,孫科自然很想點起三把火。可是不管燒哪把火,首先你都得有錢。都說錢不是萬能的,可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這話實在一點不假。
新政府剛開張,首先熱鬧起來的是軍政部,天南地北跑來的軍人一大堆,幹啥呢?都是來催著要軍餉的。當兵是為了啥,吃糧啊。你要欠餉幾個月,部隊可是要譁變的。漫說別人了,陳銘樞當上了新政府的行政院副院長,但是他的嫡系部隊,19路軍副總指揮蔡廷鍇也一樣跑到南京來催要軍需。
俗話說,當家才知柴米貴,等孫科翻完賬本,頓時就頭大了←個1931年年度,南京政府的軍費開支要3億銀元,還債付息還要2億3800萬元♀樣,31年度南京政府的年度開支就要6。83億元,可年度收入卻只有5。53億元,虧空就有一個多億。而且,南京政府那是年年虧,31年的虧空還不算是最多的呢。
這虧空怎麼解決?只有借錢。孫科上臺前的財政部長是宋子文,有他在,總會有辦法給蔣介石籌措來他需要的錢款,這事根本就用不著蔣介石操心。
只不過,孫科政府一上臺,這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要知道,蔣介石是被逼下臺的,哪裡還會給你留什麼家底。開啟國庫一看,要錢,那是空空如也,要欠條,那倒是放著一堆。沒啥說的,要填上這個虧空,只能按葫蘆畫瓢,借錢。
只是,借錢,問誰借,又誰來出面幫你借?
往年南京政府的慣例,借錢,都是由南京政府財政部發行公債,到上盒場上由江浙金融財閥來認購。因為實際認購價只有票面價的五六折,銷售一向還可以。可是這回孫科政府上臺情況不一樣,第一,借款是要有抵押的,不管你是拿鹽稅抵押還是關稅抵押,總之要有抵押品。但南京政府連著幾年借錢下來,能作抵押品的東西已經不多了。第二個,孫科這回是廣東派壓倒了江浙派才上了臺,但是操控上盒場的可是江浙財閥,跟蔣介石、宋子文是同氣連枝,跟儂廣東小赤佬可沒啥關係。
借錢這事情,有講究,誰出面很重要,那得有人脈。
啥叫人脈?財政部長宋子文就是人脈。不管是搞鹽稅改革還是跟洋人談關稅調整,那都是一把好手,在江浙財閥堆裡可是如魚得水。可蔣介石被逼下野,宋子文立馬就辭職而轉任中央銀行行長。而且宋子文不但自己辭職,還把財政部的中層以上幹部全部帶走,甚至把財政部的檔案文書也全部帶走。
找宋子文,不用想孫科也知道他不會替自己幹。宋子文不幹,那找誰呢?
孫科想來想去,想到了孔祥熙。孫科清楚,孔祥熙對於自己這位風風光光的小舅子還是很羨慕的,確切地說甚至還很嫉妒。
只不過,孫科還是太天真了,宋子文不幫他幹,孔祥熙這個蔣介石的連襟也一樣不會幫著他,雖然財政部長那個位子孔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