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梁璧都儘可能的讓宋哲武騎一會他心愛的大白馬。
宋哲武滿臉笑容,輕柔地拍大白馬的臉頰,大白馬也親熱地把腦袋直向宋哲武的懷裡拱,一人一馬親近非常。
宋哲武從葉手中接過馬韁,扳鞍上馬,輕輕一帶馬韁,帶著他的衛士們威風凜凜地奔向隧道。
宋哲武此行,是要去見六十旅旅李文田。
宋哲武前世對西北軍可是又愛又恨,他認為西北軍是一隻充滿矛盾的部隊。這支部隊武器裝備很差,可是戰鬥力極強;軍餉最低,可是軍
紀卻很好;自一九三三年一月長城抗戰到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出身西北軍地抗戰英雄有很多。甚至有地人可以稱得上民族英雄。比如吉鴻
昌。吉星文叔侄。可是出西北軍地漢奸也同樣很多。
這固然同這支部隊地締造--馮玉祥一生充滿矛盾和傳奇地性格有關同時也同西北軍不擇優劣。廣而納之有關。可是宋哲武認為還有一個重要地原因。那就是西北軍是國內各個派系軍隊中。唯一支只重軍功、親疏。決不看出身、學識、資歷地部隊。其中最典型地。就是著名地倒戈將軍石友三。一九一二年。石友三從軍投入馮玉祥手下。任其馬伕、親兵。後隨馮逐漸升遷任營長。馮玉祥出任西北邊防督辦又提升石友三為第八混成旅旅長駐防包頭。任包頭鎮守使。成為其十三太保之一。一九二四年。馮動北京政變。成立國民軍。又提升石友三任第六軍軍長兼第六師師長。一九二六年九月玉祥在綏遠五原誓師組成國民軍聯軍。率國民軍聯軍撤離包頭赴陝西。又任命石友三為援陝第五路軍總指揮。
馮玉祥在西北軍中威望崇高隻手遮天。西北軍中地所有將領都是他一手提拔地。馮玉祥地意志就是西北軍地行動宗旨。他地話也就相當於聖
旨北軍中絕無第二人可與之比肩。這一切。都使得馮玉祥日漸專橫納善言。馮玉祥也不再僅僅把這些將領視為下屬。而是把他們視為子
侄。
而其它各方勢力,從蔣介石的中央軍到李宗仁的桂系、閻錫山的晉綏軍這幾個大的派系,再到雲南的龍雲、廣東的陳濟棠、四川的劉湘、劉文
輝等,甚至就是直系、系、奉系這些舊軍閥人員的任用上無一不是綜合考慮軍功、資歷、學識、派系等等。向石友三這樣,從馮玉祥的
馬伕一路晉升至軍長別的部隊裡是絕對不可能生的(就是在西北軍裡,別人的馬伕也是不可能的)。
可以說國內的各方軍隊裡,蔣介石的中央軍是最重資歷和出身的一個極端;馮玉祥的西北軍是最重軍功、親疏的另一個極端。
這一切,都導致西北軍中有頭腦、有思想的將領不多,而有執著信念的將領卻不少。
這些有執著信念的人,他們的信念也不盡相同。有一生抱定為國為民,不惜拋頭灑血的英雄。
如:吉鴻昌、張自忠、趙登禹等人,也有許多一生為自身利益,東闖西殺,反覆無常的民族罪人。
宋哲武認為,西北軍中可以稱得上有頭腦,有思想的將領屈指可數。吉鴻昌、張自忠、趙登禹等人,可以稱得上是有思想。宋哲元、韓復、
楊虎城等人則可以稱得上有頭腦。
另外還有幾個名聲不顯的將領,也可以獲此稱謂,那就是二十九軍的八名締造。
一九三零年,中原大戰馮玉祥失敗後,退居山西的幾位西北軍將領不甘失敗,由蕭振瀛從中撮合,大家相聚而坐商量出路,一致同意將殘留軍
隊重新組編成新軍。出席會議的共有宋哲元
、馮治安、趙登禹、張自忠、劉汝明、李文田、位將領。大家一致推舉資歷最
深的宋哲元為。這支新軍得到張學良的認可,先編為東北邊防軍第三軍,不久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