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這回孟獲卻仍是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歸山。
孟獲回到大營,立即著手整頓軍隊,待機而發。一天,忽有探子來報:孔明正獨自在陣前察看地形。孟獲聽後大喜,立即帶了人趕去捉拿諸葛亮。不料這次他又中了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甕中之鱉。孔明知他這次肯定還是不會服氣,再次放了他。
孟獲帶兵回到營中。他營中一員大將帶來洞主楊峰,因跟隨孟獲亦數次被擒數次被放,心裡十分感激諸葛亮。為了報恩,他與夫人一起將孟獲灌醉後押到漢營。孟獲五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內賊陷害。孔明便第五次放了他,命他再來戰。
這次,孟獲回去後不敢大意,他去投奔了木鹿大王。這木鹿大王之營極為偏僻,孔明帶兵前往,一路歷盡艱險,加上蠻兵使用了野獸入戰,使漢兵敗下陣來。這之後漢兵又碰上了幾處毒泉,使情況變得更為不妙。幸虧不久孔明得到伏波將軍及孟獲兄長孟節指點,他們才安全回到大營。回營後,孔明造了大於真獸幾倍的假獸。當他們再次與木鹿大王交戰時,木鹿的人馬見了假獸十分害怕不戰自退了。這次孟獲心裡雖仍有不服,但再沒理由開口了,孔明看出他的心思,仍舊放了他。
孟獲被釋後又去投奔了烏戈國,這烏戈國國王兀突骨擁有一支英勇善戰的藤甲兵,所裝備的藤甲刀槍不入。孔明對此卻早有所備,他用火攻將烏戈國兵士皆燒死於一山谷中。孟獲第七次被擒,孔明故意要再放了他。孟獲忙跪下起誓:以後將決不再謀反。孔明見他已心悅誠服,覺得可以利用,於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蠻之地,孟獲等聽後不禁深受感動。從此孔明便不再為南蠻擔心而專心對付魏國去了。
諸葛亮採納了馬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建言,並作為命令頒佈全軍,強調南征,不能單靠武力*,還要靠智勝和從思想上瓦解叛軍,從而制定了對少數民族部落實行和撫政策。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本身就是“飛箝”之術的運用,每次都給孟獲留有足夠的空間,最終感動了孟獲換來了後方的和平安定,為諸葛亮北伐中原奠定了基礎。
第四節:用之於人
第四節:用之於人
用之於人,則量智慧、權財力、料氣勢,為之樞機,以迎之、隨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飛箝之綴也。用之於人,則空往而實來,綴而不失,以究其辭,可箝可橫,可引而東,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雖覆能復,不失其度。
筆者字面理解
用之於人,則量智慧、權財力、料氣勢,為之樞機,以迎之、隨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飛箝之綴也。
要把“飛箝”之術用於為人處事上,就要權衡他們的智慧高下、權利和財力大小、料定他們的氣勢大小,以此為根據來迎合他、符合他,然後箝制他,告訴他真實意圖,這就是利用“飛箝”之術牢牢的拖住對方的辦法。
用之於人,則空往而實來,綴而不失,以究其辭,可箝可橫,可引而東,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雖覆能復,不失其度。
運用到人身上,就可以空手而去滿載而歸,牢牢的吸附住對方而不會被甩掉,利用言辭可以隨心所欲,即便是覆敗了,也能夠復振,而不失分寸。
筆者感悟
鬼谷子闡述了把“飛箝”之術用於為人處事上的方法。
把“飛箝”之術用於為人處事上,同樣要掌握一系列第一手資料。要權衡別人智慧高下、權利和財力大小,料定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威望高低,弄明白他的社會背景、人際關係和社會網路。根據這些第一手資料,來分析他,掌握他的喜好和慾望,制定出應對謀略。然後開始迎合他、符合他、大大的奉承他,讓他感到很有成就感,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