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沙和滾滾的火煙拚力搏殺。嘶殺聲、刀槍擊撞聲幾乎蓋住了嘯叫的狂風。刀光劍影與火海相映,廝殺一團的兩軍士兵身影於濃煙中時隱時現。 這時,忽見一身高八尺、突眼虯髯的突厥大將縱馬奔來,手中八尺鐵桿長矛左劈右掃,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直撲敵軍北部的太子陣中。 翰成在營中就曾聽說,突厥有一員猛將名叫沙利虎。生得黑麵紫髯,素以勇武威烈聞名南北。此時見他長矛所及之處,大周士兵非傷即死、躲閃不及。 眼見沙利虎直逼太子而來,翰成撥馬奮力擋敵。怎奈陣前殺敵畢竟平生頭一次,加之在寺中多年教化,心內尚有幾分不願殺生的忌諱,故而和沙利虎奮戰了十多個回合未分勝負。 殺聲如雷中,濃煙之中,十步之外不辨人馬。 與沙利虎糾纏成一團的翰成忽見一群突厥兵直朝太子附近撲去,情急之下,再也顧不得諸多,舉起手中寶劍狠狠地向沙利虎砍去,那沙利虎急忙橫矛來擋,只聽“鈧鋃”一聲巨響,就見沙利虎手中那八尺長矛的鐵柄竟被翰成的寶劍攔腰斬斷! 敵軍大將沙利虎望著自己手中的斷矛,一時驚得楞在了那裡!翰成急忙縱馬飛來,與太子一起合力殺敵。 此時,沙利虎在馬上,用剩下的兩三尺斷矛繼續朝著座騎兩邊的大周士兵頭上臉上連連掄砸不已,大周士兵在他的斷矛中紛紛腦漿迸裂、四散潰退。 翰成見到自己計程車兵紛紛死在沙利虎斷矛之下,縱馬飛去,劍光怒發處,青銅寶劍早已穿透了沙利虎穿著犀甲的前後胸! 一股黑血順著劍刃湧出來。 沙利虎在馬背上直瞪了翰成好一會兒,幾番欲舉手中殘矛都沒得乘,末了身子一歪,一頭栽下馬去。 晨光和大風漸漸吹開了濃煙。突然,四處裡一片箭聲如嘯,只見朦朧的晨光中幾個突厥箭手拉滿彎弓,直朝翰成和太子射來。翰成擋在太子前面,以手中寶劍擋住了流箭。 天大亮時,突厥駐紮在酒泉城南的守護營帳多化為火煙,敵軍傷亡慘重。大勢已去,一名敵將丟下幾百突厥傷兵,帶著近千人馬突出風煙滾滾的大周軍重圍奪路而逃。 突襲龍首山敵軍大營大捷後,酒泉便成了一座孤城。 酒泉之戰前夕,大周軍略做了幾天的休整。 這些天裡,太子常約翰成到帥帳稟燭長談。不僅談兵法文學、禪機佛理,也歷數前朝名將和當今天下局勢,兩下甚為投機而漸成知交。 閒話中,太子意外得知周將軍竟是胞妹奶孃的兒子後,怪他何不早說? 如此,彼此自然更覺親近了。 談到翰成以寶劍擊斷沙利虎的鐵矛長柄時,太子要過翰成的寶劍在燈下細細地打量起來:見此劍式樣敦厚,鋒刃銳利,劍身長不足三尺,劍身上裝飾有菱形的花紋,劍柄兩面各鑲嵌有七星北斗形的藍寶石,心內已知是一把流傳久遠的寶劍。雖說眼下兵器的打造早已改青銅為鐵鋼原料,而且遠比青銅堅利耐用,但此劍因年代久遠又歷經百戰,本身因賦有天地日月之精氣而有了某種神秘靈光。 太子點頭讚道:“嗯!果然是把陸斬犀兕、水屠蛟龍的寶劍啊!我見過不少絕世兵器,都不似這把寶劍犀利靈動。此劍肯定有來歷,不知你從何得來?” “回太子殿下,此劍乃少林寺我師父所傳。據師叔們私下傳說,大禪師出家前似乎曾是前朝魏國的一位大將軍。” “哦!果如所料。”太子一面點頭稱讚,一面愛不釋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