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2部分

得沒辦法,老百姓完全可以擺脫“大順”逃亡沿江、沿海投奔“南明”。

“大順”地盤打下不小,人口擄掠得不少,可惜糧食和貴金屬的繳獲十分有限。

災年糧食貴比黃金,中原地區缺糧嚴重,李獨眼已經在後悔只顧搶掠沒有及時組織生產,由於災害連年,地主家也沒有餘糧,賊兵搶大戶能夠得到的糧食已經越來越少,而需要吃飯的嘴越來越多。

闖賊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也只能採取配給制,當然不是公平的配給,而是按照三六九等配給,最基層的炮灰也只不過僅僅能夠吃糠咽菜吊著命而已。

而劉宗敏、田見秀、牛金星等等大順高官跟大明高官一樣紙醉金迷,他們還跟大明高官有區別,根本不要臉,連裝模作樣都不做,一個個顯得窮兇極惡,他們大肆藏匿金銀財寶,夜夜睡美女天天做新郎。

由此可見,這些人渣根本不具備革命性,他們只不過是想把在頭頂上作威作福的大明達官貴人拉下馬換上他們享受榮華富貴而已。

有一句話說得很對,衣食無憂的富人起義才是革命,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農民鬧起來那叫造反。

造反頭頭李獨眼開始發愁了,因為他估摸著能夠收集到的所有糧食無論如何肯定熬不過崇禎十七年的春天。

他現在已經建立了國家並且稱帝,不能給子民溫飽也就罷了,總不能還如剛開始造反時那樣殺婦女、兒童吃肉啊!

第七百九十三章:設局

如何維持“大順”**民的生計是個棘手的大問題。

“大順”國唯有在明年三月前得到大量的糧食補充,否則在青黃不接的情況下根本熬不到秋收,不殺人而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餓死。

哪裡有大量的糧食?大明京師有啊!

探馬和細作早就回稟“大順皇帝”,大明京師的糧行倉庫內糧食堆積如山,連官倉都被各大糧行租用存滿了稻穀。

京師精米售價從來沒有高過兩個半銀幣一石,而“大順”國都“長安”城內雜糧都要十兩銀子一石了。

漢人都知道有糧自安,北方戰局不穩,京師也難免被兵禍波及,不僅僅是官府和達官貴人開始屯糧,老百姓也不遺餘力囤積糧食。

本來京師全民屯糧會導致糧價直線飆升,但是有“南明”的進口糧食大量湧進,再有華夏糧行堅決執行最高限價,哪怕京師人的金銀有許多用來惡性屯糧,也沒有造成糧食恐慌。

大家都儲備糧食以防不時之需,反而給京師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大明政府財政枯竭,手裡實際控制的糧食庫存相當有限。

但是在全民屯糧的氛圍中,京師積存的糧食足夠這個城池所有的軍民飽食近兩年。

一群暴民頭目聞報京師從來沒有發生飢餓,那裡有足夠百萬人飽食的糧食囤積一個個口水直流。

賊骨頭們會算賬,京師糧食多,到時候不管是官府還是私人的,統統屬於咱們的。

幾十萬人馬趕去京畿之地就地解決糧食問題,山陝、河南的糧食危機會得到緩解,只要有了收成,人吃人的情況基本能夠杜絕。

偽“大順”朝廷的朝議還是沒有擺脫山大王議事的本來面貌,大家髒話連篇吵吵鬧鬧達成共識,往東攻伐一定要拿下大明京師。

因為這符合集體利益,餓肚子的滋味大多數流寇都承受過,為了獲得賴以生存的糧食,賊兵做到了統一認識。

見麾下向東攻伐拿下大明京師的熱情高漲,李獨眼認為軍心可用一時間意氣風發,他意識到如果拿下京城就意味著自己這個“大順”皇帝取代了大明。

至於“南明”會有什麼態度?當然被顧頭不顧腚的賊骨頭們選擇性遺忘。

李獨眼甚至異想天開希望跟“南明”劃江而治,他沒有深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