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裝甲第1團duli炮兵營和裝甲第3連為第三梯隊渡河,新井辰也大佐率領步兵第19聯隊緊隨其後為第四梯隊,裝甲第4連和旅團後勤部隊一起作為第五梯隊,迭次過河向南進攻!諸君明白了沒有?”武藤信義低沉的吼道…第一,“哈伊!”一群步兵第23旅團的聯隊長、大隊長等日軍將領個個挺胸疊肚頷首接令,而人群中的中國少校黎尚則只是嘴角咧了了下並沒有發聲,武藤顯然把自己的裝甲營作為偵察尖兵來使用而不是作為突擊的鐵拳,不過團裡剛新拉起來的duli炮兵營也的確需要衛護,所以黎尚衡量下來,勉為其難的沒有跳出來反對把裝甲第3連和第4連佈置在旅團部和輜重部隊的安排。
團長呂煥炎這次來之前也特地囑咐過黎尚,裝甲第3營配屬給武藤旅團作戰,那和自己帶領2個裝甲營協同酋崎正剛的步兵第18聯隊作戰的情形大有不同,武藤作為日本將領中的少壯派精英,無論是帶兵還是戰場指揮都是有幾把刷子的主,黎尚的裝甲第3營要擺正配角的位置,既要完成武藤佈置的作戰任務,又不能事事強出頭去搶武藤和步兵第23旅團的風頭,各種分寸就得靠黎尚好好把握……
要說裝甲第3營營長黎尚少校,那在呂煥炎手下的3個主力裝甲營營長裡算是能文能武能打硬仗也會打巧長的主,呂煥炎這麼一關照他自然心領神會,團長的話裡話外重點是自己不要仗著裝甲部隊戰鬥力強悍就不管不顧的把武藤和步兵第23旅團表現的機會給壓制下去了,這樣即使打的好,雙方部隊的協同和團結反而會出罅隙,武藤信義可是連菊池和畑俊六都不放在眼裡的主,絕非酋崎正剛那個聯隊長可比。
武藤信義的步兵第23旅團浩浩蕩蕩的渡過了哈爾科夫河……這一切都沒有躲過哈爾科夫城內德烏聯軍瞭望哨的視線……
1918年7月31日7:15哈爾科夫城北防線德烏聯軍前志指揮部“將軍閣下……日本鬼子渡河東進了……我們就這麼看著對方包抄迂迴到哈爾科夫東面去?西線敵人在河對岸的那個騎兵聯隊也開始拔營向南,瞧情形是要迂迴到哈爾科夫城南去,洛潘河雖然遼闊,但對方搭建浮橋甚至泅渡的話,要過河並不算難,看日本工兵在東北方向哈爾科夫河上架橋的俐落勁……我們現在這樣是不是太過被動了?”
烏克蘭執政內閣總理、國防部長兼民族軍總司令西蒙佩特留拉這幾天幾乎是不眠不休連軸轉,昨天后半夜也不過就迷糊了3個鐘頭而已,德烏聯軍前敵指揮部的作戰會議開到凌晨2點才散,作出的決定依然是暫不把德軍預備步兵第47師主力調回來,只使用哈爾科夫志願者第1師和第2師守衛城池。
執行哈爾科夫戰役的德烏聯軍前敵指揮部依然位於哈爾科夫城南的火車南站,那裡原本是德國預備步兵第29軍的軍部,指揮所就設在火車站地下室掩蔽部內,可以躲過聯軍航空隊重磅炸彈的轟炸,當然,這會兒留在哈爾科夫城駐守的德軍預備步兵第47師主力已經沿著鐵路線疏散隱蔽到了西南90公里的克拉斯諾夫附近,守衛南站核心陣地的只是德軍預備步兵第139團。
在執行完昨晚的夜襲任務之後,馮諾伊豪斯少將把自己的步兵第139團撤下了一線陣地,退到南郊陣地進行休整,當然,德軍主力步兵團的夜襲從宣傳的角度是一場完全的勝利,短短45分鐘激烈的攻防進退自如,進攻時把日軍一個步兵聯隊的陣地打死死的壓制住動彈不得,撤退時行動如風輕重傷員全部撤了回來。
美中不足的是始終沒能拿下日本人的前哨陣地,而對方的重炮又使得德軍付出的較重的傷亡,帝國勇士倒在日本人陣地前犧牲的就接近300人,負傷的接近500人,一戰而付出800多人的傷亡對德軍預備步兵第139團的來說還是相當沉重的打擊。
昨夜這一戰,值得總結的地方對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