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微風中打著響鼻。眾人帶著奴僕,將行李搬到馬車中,頂著月色,往貢院而去。距離貢院越近,人潮便越擁擠。
各處高唿聲不斷。貢院入場分不同的入口。北直隸的舉人都是分配在一處排隊。賈環三人也因此而遇到不少同年:鄉試亞元石賦,汝陽侯的胖兒子趙星辰,與聞道書院交好計程車子上官昶等。
上官昶一張國字臉,相貌英俊,訊息靈通,感慨的對公孫亮道:“三位同年真是沉的住氣。京城中早就文會滿天飛,天天有人出名,獨你們還在山腳下讀書。喏,那便是今科狀元的大熱門翁宗道,字兆震。”
這邊幾人排隊交談時,側面的一處人群湧動、喧鬧,引得眾人紛紛眺望,火把下就看到一個神態謙和的二十多歲士子與好友們緩步而來。
公孫亮頂著黑眼圈,點頭讚道:“果然是人物出眾。”
一起的北直隸鄉試亞元、行情看跌的石賦冷哼一聲,道:“誰是狀元,還說不定呢。”
眾人都是笑著搖頭。石朋友還是欠點火候。
說著話,很快就是搜檢入場。搜檢入場後,過了龍門,在文昌槐前,賈環扛著行李,與大師兄、羅君子道別,“大師兄,羅君子,我們就此別過。預祝我們考試順利。”
三人的考棚號不在一處。
羅君子小肚子微凸,揹著行李,也道:“子玉,大師兄,我往這邊去了。”
半刻鐘後,賈環抵達自己的考房。按照前輩們教授的經驗,首先是檢查考房的情況,打掃,佈置一番。
等忙完這些後,天色已經大亮。賈環靜坐在狹窄的考房中,等待考試開考。忽然見,有些思緒飄飛。
想當年,他和羅君子一起府試時,何等的意氣風發。羅君子要取頭名。而今,分別之時,大家都很沉穩。會試的壓力,確實非常大。沒有鄉試解元之才,放豪言,只會讓人恥笑。
但是,既然是一時的人才,尖子生,誰會願意在這樣一場“高考”中陪跑?誰不沒有高中之心?
不說狀元,至少要進二甲前十吧?這有資格,參與館選庶吉士,進入翰林院,成為士林華選,讀書人精英中的精英。
休言少年非英才,夜夜龍泉壁上鳴!
賈環情緒飄飛時,考場正中的明遠樓處響起雲板聲。考試開始。賈環拆開試卷。第一場,考三天,共7道四書五經題。隨即,第一題映入眼簾。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賈環的唿吸驟然一緊。(未完待續。。)
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題
京師貢院中,中央是明遠樓,考官俱是雲集於此。北面為至公堂。考生位於東西兩側。
京師貢院最多可容納2萬人考試,國朝文教之盛,可見一般。不過,今科的禮部會試並沒有每個考舍都坐滿考生。約3千人的舉人分佈在“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八個考場區域中。
貢院內的考舍都是磚瓦結構,構築成一個個的巷子,巷子裡是隔斷間。賈環此刻就是位於“地”字號考舍區域中。場中不時的有號兵來回巡弋。
會試的搜檢比鄉試要鬆散,畢竟是一群舉人老爺,相當於半個官身,要留幾分情面。
考試開始不久,明遠樓中,此處會試的正副主考官:排名第三的大學士劉飛白,禮部尚書,天下文壇領袖方望,並十八房同考官都在樓中閒談。
十八房同考官,大部分是由士林華選的翰林充任,科道言官數人,六部官員數人。
書吏、雜役們在一旁侍奉著。
居中而坐的主考官劉飛白今年五十多歲,中等身量,圓臉長鬚,神態溫和。他是雍治六年從戶部尚書任上,加銜大學士,入值軍機處。
見眾人都是三三兩兩的左右攀談著,劉大學士抿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