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墉啊,這安南的局面跟其他地方很不一樣,地理環境也是複雜很多。”
“新軍初來乍到,雖然在代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但是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繼續南下作戰是有很大風險的。”
“我覺得可以緩一緩,等我從升州調集大軍過來,到時候你讓新軍跟著我一起行動,這樣就可以保證萬無一失。”
“至於瞻墉你,貴為大明王爺,還是留在代州城裡比較好呢。”
張輔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樣,好像都在替朱瞻墉考慮。
其實他心中的小九九,朱瞻墉一下就看出來了。
雖然他也能理解張輔的想法,但是理解歸理解,不會接受。
“快刀斬亂麻,對付安南這幫人,就不能用原來的方法,要不然又是白折騰一場。”
“代州這邊我已經安排一些商家去對接俘虜的處理和戰利品的處理,讓更多的商家能夠主動的進入到安南戰場。”
“把安南人從這一塊區域消失或者減少,這麼一來,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朱瞻墉這麼一說,張輔有點愣住了。
把人解決了,問題就解決了。
這個道理他自然是理解的。
但是這個手段……
安南可是至少有幾百萬人口啊,怎麼把人的問題給解決?
難不成真的把這些人當成是俘虜都給賣掉了嗎?
讓那麼多的商人參與到這些俘虜的處理,真的合適嗎?
“瞻墉啊,這樣子處理,相關的情況遲早會傳到南京城,到時候恐怕御史們彈劾你的奏摺都能把皇上的御書房給淹沒。”
張輔換了一個角度,想要勸說朱瞻墉改主意。
“英國公,這御史的彈劾要是有用,這個世界早就充滿和平了,你還用在這裡折騰了好幾年了嗎?”
朱瞻墉這麼一說,張輔又鬱悶了。
他在安南折騰了好幾年,現在似乎不僅沒有功勞,反倒是過錯了?
“師長,大哥,新軍目前的進展非常的順利,沒有理由再去改變方法。”
“如果後面有什麼情況之後,我們再檢討改變策略。”
眼看著局面似乎有點僵持了,張軏趕緊站出來發表了一下自己的意見。
他是最怕朱瞻墉和張輔發生衝突的。
到時候就左右不是人了。
“張團長說的也有道理,現在的情況誰也說不準,先試一試再說。”
“當然了,英國公剛剛也提到了,我們新軍對於安南的情況還不算特別的熟悉。”
“正好英國公這一次帶了五千兵馬過來,這些人熟悉地形和安南的風土人情,正好混編到新軍之中,給我們充當嚮導。”
楊士奇這麼一說,張輔的臉色立馬變了。
感情自己帶過來的五千人馬,直接就被人家給吃掉了?
更加不用說主導權什麼的了,甚至連輔助地位都不存在了。
“我覺得這樣子也行,第一團可以接受五百人,直接編入到各個營裡頭。”
“我們第三團也沒有問題,接收之後明天就可以行動了。”
朱勇、陳昭幾個接連站出來表示支援楊士奇的意見。
雖然英國公的地位很高,但是他們現在是跟著朱瞻墉混的。
屁股應該坐在哪裡,情況自然就很清楚了。
“英國公,代州城裡頭還有不少安南叛軍的將領需要甄別,到時候這個工作就需要拜託您這個經驗豐富的安南通了。”
“本王明天帶著新軍,開始朝南而去。英國公可以從升州再調遣一批人馬過來幫忙接受城池。”
朱瞻墉如今已經等到了港口那邊重新運輸過來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