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我們 一 無 所有……你知道我很愛你,但是現在最糟糕的是我無法再看見你——這不可避免,我只能面對。”斯科特在這段文字中表達了對妻子的深切思念和無法相見的無奈。
隨著處境的惡化,斯科特的絕望情緒逐漸顯現。他在信中勸妻子改嫁:“如果有合適的男人和你共同面對困難,你應該走出悲傷,開始新的生活。”這句話既表現了他對妻子未來的關心,也體現了他對自己無法繼續陪伴她的無奈。然而,他同時也強調,面對死亡,他沒有任何遺憾和後悔:“關於這次遠征的一切,我能告訴你什麼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裡不知要好多少!”這句話展現了他對探險事業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斯科特非常掛念當時僅3歲的兒子彼得。他寫道:“可能我無法成為一個好丈夫,但我將是你們美好的回憶。當然,不要為我的死亡感到羞恥,我覺得我們的孩子會有一個好的出身,他會感到自豪。”他還囑咐妻子要培養彼得,讓他熱愛自然,喜歡戶外活動。這些話語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期待,也顯示了他對家庭的責任感。
斯科特給朋友的信件同樣感人。他談到自己時非常謙遜,但談到整個民族時卻充滿無比的自豪。他寫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個偉大的發現者。但是我們的結局將證明,我們民族還沒有喪失那種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這段話不僅表達了他對自己的謙虛,也展示了他對英國民族精神的堅定信念。他在給最好的朋友的信中寫道:“在我一生中,我還從未遇到過一個像您這樣令我欽佩和愛戴的人,可是我卻從未向您表示過,您的友誼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因為您有許多可以給我,而我卻沒有什麼可以給您。”這封信不僅表達了他對友情的珍視,也揭示了他內心的柔情和真誠。
斯科特最後的也是最精彩的一封信是寫給他的祖國的。他認為有必要說明,在這場爭取英國榮譽的搏鬥中他雖然失敗了,但卻無個人的過錯。他一一列舉了使他遭到失敗的種種意外事件,同時用那種死者特有的無比悲愴的聲音,懇切地呼籲所有的英國人不要拋棄他的遺屬。他寫道:“我們遭遇了許多意外,但這些都不應成為我們失敗的理由。我希望我的國家能夠理解,我們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盡了最大的努力。”他最後想到的仍然不是自己的命運,而是活著的他人:“看在上帝面上,務請照顧我們的家人!”以下便是幾頁空白的信紙。這段文字不僅是對國家的最後請求,也是對人性的深刻反思。
斯科特的這些信件連同他在探險途中所寫的其餘300多封信件,已經由他的兒子彼得·斯科特的夫人捐贈給劍橋大學斯科特極地研究所。研究所所長朱莉安·多德斯韋爾說:“我們非常感激斯科特家族;要不是他們慷慨捐贈,斯科特臨終前最心酸的家書很容易就會流落到私人收藏家手中。”這些信件不僅記錄了斯科特的生命歷程,也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展示了他在絕境中依然保持的勇氣和尊嚴。
斯科特的祖母達斯拉·斯科特在看到這些信件時曾說:“遺書表明斯科特身處絕境時仍充滿勇氣和鬥志,看著這些字跡,你無法相信它們是在遙遠的南極,在嚴寒中寫下的。我熱淚盈眶。”
結語
斯科特被英國人稱為20世紀初探險時代的偉大英雄。1910年6月1日,他帶領探險隊離開英國,向南極點發起衝刺。當時,挪威人羅阿爾德·阿蒙森也率領著另外一支探險隊向南極點進發。兩支隊伍展開了激烈角逐,都想爭取“國家榮譽”。結果阿蒙森隊於1911年12月14日捷足先登,而斯科特隊則於1912年1月18日才抵達,比阿蒙森隊晚了一個多月。不幸的是,在返程途中,南極寒冷天氣提前到來,斯科特隊供給不足,飢寒交迫。他們在嚴寒中苦苦拼搏了兩個多月,終因體力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