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9章 斯提利科:帝國末年的英雄與犧牲者

一、帝國司令

弗拉維斯·斯提利科(Flavius Stilicho)的崛起和職業生涯,是羅馬帝國晚期蠻族化趨勢的典型例證。斯提里科祖籍汪達爾人,父親在瓦倫提尼安一世時期是帝國僱傭軍的一名蠻族騎兵軍官。斯提里科從小以軍事為職業,他的機智勇敢很快在戰場上顯現出來,尤其是在騎術上的技巧,使他贏得了東方騎士們的欽佩。公元383年,他已成為帝國騎兵長官,並作為皇帝提奧多西一世任命的使節前往波斯,成功完成了任務並維護了帝國的榮譽。因此,皇帝提奧多西一世讓他與自己寵愛的侄女和繼女賽妮娜結婚,進一步提升了他在宮廷中的地位。

385年,斯提里科被任命為皇家近衛軍的首領,同時擔任色雷斯的軍事長官。393年,他升任羅馬軍隊首席司令官,成為帝國軍隊的最高統帥。在394年的內戰中,斯提里科擔任提奧多西一世軍隊的總指揮,率領一支由哥特人、阿拉伯人和伊比利亞人等蠻族組成的多民族軍隊,在冷河戰役中成功擊敗了提奧多西一世的政敵阿波加斯特及其支援的傀儡皇帝尤金尼烏斯,使帝國恢復了統一。

然而,提奧多西一世於395年1月17日病逝,臨終前委託斯提里科照顧他的兩個兒子——西方的奧古斯都霍諾留和東方的奧古斯都阿爾卡狄烏斯,並輔佐朝政。儘管這一委託沒有正式的詔令確認,斯提里科仍自稱為帝國東西兩部分的攝政。但實際上,他只能控制帝國西部,東部的實權掌握在東羅馬近衛軍長官魯菲努斯手中。斯提里科與魯菲努斯之間的權力鬥爭,成為這一時期政治局勢的重要特點。

斯提里科能夠成為帝國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反映了羅馬帝國晚期的特殊歷史背景。從公元三世紀開始,帝國經歷了政治、文化、經濟和道德的全面崩潰。帝國軍隊的蠻族化是這一時期的重要標誌之一。城市衰落、社會兩極分化、自由平民階級的消失和隸農制度的盛行,使得帝國境內的合格兵源越來越少。因此,統治者不得不大量僱傭蠻族士兵。這些蠻族士兵不僅因為粗獷勇敢而具有更好的軍事素質,而且由於他們與帝國內被壓迫人民沒有直接關係,因而在政治上更為可靠。至四世紀末,軍隊中羅馬 出 生 計程車兵已不足四分之一,許多蠻族人擔任高階軍官。

二、東西對立

斯提里科的才能、聲望和他的軍事成就,自然引起了東羅馬帝國權臣魯菲努斯的嫉妒。魯菲努斯掌握了東羅馬的實際權力,控制了皇帝阿爾卡狄烏斯,因此斯提里科與魯菲努斯之間的對立和爭執,最終導致了帝國的最後分裂(395年)。這一分裂對帝國的政治形勢產生了嚴重的後果。

395年,斯提里科成功擊退了萊茵河地區的日耳曼人入侵後,帝國東部的局勢卻變得更加緊張。以阿拉里克為首的西哥特人利用帝國分裂的有利時機,對帝國發動了進攻。他們未經任何阻擋便進入了色雷斯,越過馬其頓平原和帖薩利亞平原,直達奧埃達山麓。沿途,奴隸和隸農紛紛加入他們的行列,給予支援。伊呂裡庫姆地區,包括亞得里亞海東北面的幾個行省,是東西羅馬經常爭奪的地方。斯提里科藉口抵抗哥特人,率軍前往帖薩利亞,並宣佈重新指揮東羅馬軍隊,試圖藉此機會奪得全部伊呂裡庫姆。

斯提里科在同哥特人的長久對峙中,曾使阿拉里克受挫,並打算繼續進行追擊。然而,此時他接到了東羅馬皇帝阿爾卡狄烏斯的命令,要求將東羅馬軍隊調回君士坦丁堡。這一命令是在魯菲努斯的干預下發出的。斯提里科表面上沒有表示異議,實際上卻在暗中策劃。在他的安排下,由一位哥特人率領的東羅馬軍隊於395年11月27日回到君士坦丁堡,在歡迎儀式上殺死了魯菲努斯。魯菲努斯的全部財產被沒收,但他的軍事指揮權卻落到了東羅馬宦官優特洛皮烏斯手中。斯提里科並未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