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時經歷與四方征戰
石虎,生於公元295年,字季龍,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的第三位君主。他出生在上黨郡武鄉縣(今山西省榆社縣),父親早逝,由母親撫養長大,並一度由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的父親所撫養,故與石勒有著深厚的淵源(實際上與石勒是叔侄關係)。
石虎七歲那年,一位相面的人預言他貌奇有壯骨,日後必將飛黃騰達。早年,石勒被販賣到山東為奴,石虎則留在山西與母親相依為命。戰亂頻仍的年代,兩人一度失去聯絡,直到公元311年才重新團聚。此時的石虎已經17歲,弓馬嫻熟,作戰勇猛,深得石勒的讚賞,被封為徵虜將軍。
公元319年,石虎率領五萬大軍在蓬關擊潰了東晉名將祖逖的軍隊,並將陳川的乞活軍部眾遷往襄國(後趙舊都,今河北邢臺境內)。隨後,他又在朔方重創鮮卑軍隊,被石勒賜爵為中山公。公元320年,石虎率軍平定了青州。公元329年,他擒獲了前趙太子劉熙等三千多人並全部殺死,又在洛陽坑殺了五千多人,前趙政權由此滅亡。
二、心存怨念與叛亂奪位
隨著石虎戰功的累積,他的野心也日益膨脹。公元330年,後趙石勒即帝位,自稱大趙天王,立石弘為太子,石宏為大單于,封秦王,而石虎則被封為太尉,並晉升為中山王。然而,石虎對這樣的封賞並不滿意,他覺得自己才是平定各地的功臣,大單于的位置應該由自己來坐。
公元332年,石勒病重,石虎趁機矯詔,禁止所有人入宮探望。石勒病情的好壞宮外無人知曉,石虎又假傳詔令徵召石宏回到襄國。當石勒病情好轉,見到私自回來的石宏時,大驚失色,質問其回京原因。石虎連忙謊稱秦王是思念父親才前來探望。
同年七月,石勒病重,召集石弘、石虎等人說:“你們兄弟要好好相互扶持,不要像司馬氏那樣自相殘殺。中山王應好好地做周公、霍光!”然而,這僅僅是一句遺命,根本無法安撫石虎那顆蠢蠢欲動的心。七月二十一日,一代梟雄石勒病逝,石虎立即劫持太子石弘,誅殺了之前建議石勒早殺石虎的程遐、徐光。石弘恐懼萬分,要讓位給石虎。石虎則故作推辭,說:“帝王去世,太子即位,理所應當。”石弘流著淚堅決辭讓,石虎大怒說:“如果你不能承擔重任,天下人自會按大道理行事,不必再說!”於是,石弘即位。
八月,石弘任命石虎為丞相、魏王、大單于,加九錫,劃十三郡為石虎的封國,總領朝政。然而,後趙各地紛紛起兵勤王攻伐石虎,都被石虎擊敗。公元334年,石弘想要禪位給石虎,石虎卻稱石弘愚昧無能,不該是禪位應是廢黜。十一月,石虎自稱居攝趙天王,廢石弘為海陽王,將石弘、秦王石宏、太后、南陽王石恢等人幽禁,而後全部殺死。至此,石勒一世梟雄,由此絕後。
三、暴虐無道與勞民傷財
公元335年,石虎遷都於鄴城(今河北邯鄲境內),大赦天下。然而,遷都後的石虎卻將昏庸殘暴、荒淫無度演繹得淋漓盡致。他勞民傷財大興土木,修建的宮殿由真金白銀砌成,巧奪天工。並且,在宮殿內安置了適齡女子數萬人供自己玩樂。
當時後趙天災不斷,百姓流離失所,而石虎卻四處用兵,徭役極其繁重。他耗費巨資建造巨大船隻,只為了運載器物到鄴城。在鄴城南面,石虎甚至將石塊拋入黃河用以建造凌空橋樑,但橋最終沒有建成,勞役的人卻疾病交加死傷無數。
此外,石虎還下令全國二十歲以下、十三歲以上的女子不論是否嫁人,都要做好準備隨時成為他後宮中一員。有夫之婦被看上後,丈夫被殺,女子被強行納入後宮。最終送到宮裡的美女足足有四萬多人。這些女子在石虎的宮殿中備受折磨和凌辱。
四、“虎”毒食子與骨肉相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