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章 蘇轍:從進士及第到宰執重臣

一、早年求學與科舉入仕

蘇轍,字子由,晚號潁濱遺老,誕生於北宋寶元二年(1039年)三月十七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時期兼具官員、文學家、思想家身份的傑出人物。他與父蘇洵、兄蘇軾並稱“三蘇”,同列“唐宋八大家”之列,以其深厚的學術底蘊與卓越的藝術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蘇轍自幼成長於一個濃厚的學術氛圍之中,其父蘇洵博學多才,尤精於經史,對儒家經典有著深刻的研究。在父兄的悉心教誨下,蘇轍從小就接受了系統的儒家教育,不僅熟讀經書,更深入領悟其中的義理。這種家庭教育背景使得蘇轍的學問根基堅實,思維敏銳,為其日後的學術發展與政治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嘉佑二年(1057年),時年十八歲的蘇轍與其兄蘇軾一同踏上科舉考場,參與進士科考試。兄弟倆憑藉出眾的才學與過人的文采,雙雙脫穎而出,成功登科進士,一時傳為佳話。蘇轍初入仕途,即被授予試秘書省校書郎一職,負責典籍校勘與編纂工作,這既是對他在文學方面造詣的認可,也為他提供了接觸、整理大量古代文獻的機會,進一步拓寬了他的學術視野。

不久之後,蘇轍調任商州軍事推官,轉戰地方行政,開始涉足司法與軍事事務。這一職位的轉變,標誌著蘇轍正式步入宦海,開始了其從文人到官員的角色轉換。在商州,他不僅要處理日常的軍事與法律案件,還要應對地方治理中的各種複雜問題,這對於年輕的蘇轍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實踐鍛鍊,使他在實際工作中錘鍊了行政能力,深化了對社會現實的理解,也積累了寶貴的基層工作經驗。

二、政壇起伏與反對新法

宋神宗熙寧年間,面對北宋王朝面臨的財政困局、軍事疲軟以及吏治積弊,宰相王安石力主實施全面的經濟與政治改革,史稱“王安石變法”。這場變法旨在透過財政、軍事、教育、農田水利等方面的一系列革新措施,實現富國強兵,扭轉國家頹勢。然而,變法自始便引發朝野內外的廣泛爭議,其中,蘇轍以其獨特的政治見解與敏銳洞察,對新法持有審慎乃至保留的態度。

蘇轍對新法的質疑並非出於對改革本身的否定,而是基於他對時局的深度剖析與對改革方法論的獨立思考。他認為,王安石的新法雖然初衷良善,但在實施過程中過於急功近利,缺乏充分的調查研究與民眾基礎,可能導致社會動盪,損害百姓利益。尤其是變法中的某些措施,如青苗法、免役法等,蘇轍認為其在執行過程中易滋生腐敗,加重農民負擔,有悖於儒家仁政理念。因此,他並未全然附和新法,而是堅持理性發聲,以期引起朝廷對改革潛在問題的關注與調整。

蘇轍的這一立場使其在神宗朝後期遭遇政治壓力,被視為變法派的對立面。儘管他在政論上表現出卓越見識與膽識,但未能得到神宗皇帝的全力支援,反而因直言敢諫而受到排擠。最終,蘇轍被外放到地方,擔任河南留守推官,遠離了中央決策的核心圈層。然而,這次外放並未挫敗蘇轍的政治理想,反而成為他磨礪政治理論與道德風骨的重要階段。

在地方任職期間,蘇轍跟隨張方平、文彥博等名臣,親歷地方治理的種種難題,深入瞭解民情民意。他積極投身於地方事務,積累了豐富的行政經驗,尤其是在處理地方經濟、司法、教育等問題上,展現了其務實高效的施政才能。同時,地方官任上的種種挑戰與困難,使蘇轍更加堅定了對儒家仁政理念的執著追求,進一步打磨了他的道德品質與人格魅力。

蘇轍在地方任職期間,不僅在實踐中深化了對國家治理的認識,也透過與張方平、文彥博等賢臣的共事,吸取了他們的政治智慧與道德修養。這些經歷使他在逆境中保持了對理想的堅守,對民眾福祉的深切關注,以及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