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章 勝海舟:開國之光與日本的現代化

蘭學。五代友厚則是薩摩藩計程車族,同樣具有國際視野,對西方文化和技術有深入瞭解。這些志士都意識到,只有透過改革和統一,日本才能抵禦外來侵略,實現國家的獨立和富強。

勝海舟的思想解放不僅體現在他對國家統一的倡導上,還表現在他對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重視。他認為,建立強大的海軍和國家,需要一批有遠見、有才能的人才。因此,他在長崎海軍傳習所期間,不僅自己刻苦學習,還積極培養下一代海軍人才。他的學生中,如矢田堀景藏、永持亨次郎等人,後來都成為了日本海軍的骨幹力量。

透過與外國人的直接接觸,勝海舟深刻認識到日本必須打破傳統的藩國觀念,建立一個統一、強大的國家。他的這一思想不僅影響了他自己,也影響了周圍的一批志士,為後來的明治維新奠定了思想基礎。

五、遠渡重洋

江戶幕府在與美國簽訂《日美友好通商條約》後,為了交換條約批准書,決定於萬延元年(1860年)1月向美國派出使節團。最初的計劃是由一橋派的幕府重臣巖瀨忠震出使,但因受“安政大獄”的波及,巖瀨被迫引退。於是,幕府重新組建了使節團,由新見正興擔任正使,村垣範正為副使,小慄忠順為目付,乘坐美國波哈坦號軍艦橫渡太平洋赴美國。為了確保使節團的安全,幕府海軍的鹹臨丸號軍艦被指定為警衛艦。勝海舟主動請纓,要求隨行,並獲批准,擔任鹹臨丸號的艦長,指揮官為軍艦奉行木村喜毅。

鹹臨丸號是從荷蘭購買的四百餘噸的軍艦,集中了當時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船上除了勝海舟外,還有軍艦奉行木村喜毅、軍艦操練所教授方頭取佐佐倉桐太郎、鈴藤勇次郎、小野友五郎等人。美國海軍“庫柏”號測量船艦長約翰·默瑟·布魯克海軍上尉實際上是鹹臨丸號的指揮官。隨船的還有翻譯中濱萬次郎和木村的隨從福澤諭吉。

儘管鹹臨丸號是一艘先進的軍艦,但在管理和使用方面,幕府海軍依然沿用封建的陳規舊習。許多位居高官的海軍軍官並沒有實際的海軍知識,這導致了美國軍官對日本海軍軍官的嘲諷。美國軍官們認為,這些日本軍官缺乏基本的航海技術和海軍知識,根本無法有效地指揮和操作這樣一艘先進的軍艦。勝海舟對此感到無比憤慨,他深刻認識到,現代化的艦隻必須由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人去操縱,而且人與人的關係也必須與之相適應,這樣才能使先進的軍艦發揮應有的作用。

,!

鹹臨丸號在勝海舟的指揮下,戰勝了太平洋上的驚濤駭浪,歷時三十七天,終於順利抵達美國舊金山。這是日本人首次橫渡太平洋的成功壯舉,不僅展示了日本海軍的實力,也為日本與西方國家的進一步交流開啟了大門。

在舊金山,勝海舟親身接觸並觀察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美國社會。他參觀了工廠、學校、政府機構,與當地的政要、學者和普通民眾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這些經歷使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日本必須打破封建的藩籬和束縛,為有才能的人提供發揮作用的機會。

六、開辦軍學

歸國後,勝海舟的仕途迎來了新的高峰。他被任命為蕃書調所頭取和講武所炮術教授,負責翻譯和研究西洋書籍,以及教授軍事技術。文久2年(1862年),隨著幕政改革的推進,勝海舟復歸海軍,擔任築地軍艦操練所頭取(相當於幕府的海軍士官學校校長)。同年閏8月17日,他晉升為軍艦奉行並,開始在幕府的行政高層嶄露頭角。

文久3年(1864年),幕府決定在兵庫和西宮建造炮臺,以加強沿海防禦。勝海舟被任命為總指揮,負責這一重要工程。同年4月(1863年6月),他隨第14代將軍德川家茂巡視大阪灣,在生田川河口(神戶村內)登岸。經過德川家茂的批准,勝海舟在此設立了海軍的操練局。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