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伊什洛特堡等重要城市和地區,控制了芬蘭南部和波的尼亞灣的關鍵據點,為進攻瑞典本土奠定了基礎。瑞典軍隊被迫撤出芬蘭,失去了重要的防禦陣地。
1712年,彼得一世下令將首都從莫斯科遷至新建的聖彼得堡,將宮廷、元老院、政府機關和外國使節全部遷至新首都。他還命令385戶貴族作為首批移民定居聖彼得堡,以加快這座城市的建設和繁榮。這一舉措不僅強化了彼得一世對國家的控制,也推動了聖彼得堡的快速發展。
1714年8月,彼得一世親率俄國艦隊在漢科角海戰中擊敗了瑞典艾倫希爾德艦隊,取得了俄國海軍成立以來的首次重大勝利。彼得一世因此晉升為海軍中將,這標誌著俄國海軍實力的顯著提升。同年,彼得一世還派遣布霍列茨中校率領遠征軍侵略中國西北的準噶爾地區,試圖擴大俄國在亞洲的影響力。
1715年,彼得一世與皇太子阿列克謝·彼得羅維奇的關係進一步惡化。阿列克謝周圍聚集了一批反對改革的人士,父子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彼得一世給阿列克謝寫了封信,要求他要麼改弦更張,真正成為合格的繼承人,要麼去當僧侶。阿列克謝選擇了後者,表示願意削髮為僧。然而,這只是他的一種策略,實際上他計劃逃離俄國。
1716年,彼得一世再次訪問西歐,尋求更多的技術和政治支援。11月,阿列克謝趁機化名逃往奧地利,希望得到奧地利皇帝查理六世的庇護。俄國政府迅速查明瞭阿列克謝的下落,並採取行動。
1717年5月,彼得一世率代表團赴巴黎與法國政府舉行會談。7月1日,彼得一世派遣托爾斯泰和魯勉採夫前往維也納,與奧地利皇帝交涉阿列克謝事件。8月,俄、法、普三國簽訂《阿姆斯特丹條約》,規定法國不再向瑞典提供軍事和其他物資援助,使瑞典失去了重要的盟友。同年,彼得一世還派遣遠征軍侵略希瓦汗國,但未能成功。
1718年1月,阿列克謝在托爾斯泰的陪同下回到了莫斯科。隨後,彼得一世命令組建了一個127人的最高特別法庭,對阿列克謝的出逃事件進行審訊。5月,俄瑞雙方在阿蘭群島開始和談,擬定了和約草案。6月24日,阿列克謝被判處死刑,兩天後在牢房中死去。11月30日,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在挪威的腓特烈漢姆包圍戰中被殺,由他的妹妹烏爾莉卡·埃莉諾拉繼位。新女王在英國的支援下拒絕和談,俄瑞談判一度中斷。
1719年8月和1720年2月,英國和瑞典簽訂條約,承諾對瑞典進行經濟和軍事援助,幫助瑞典奪回被俄國佔領的領土。然而,出於商業利益考慮,英國並未採取實際行動幫助瑞典。俄國看穿了英國的虛張聲勢,繼續在波羅的海擴張勢力。1720年7月,5000名俄軍在駐有英國分艦隊的格林汗登陸,摧毀了瑞典沿岸設施。7月27日,俄國艦隊在克琅加姆島取得重大勝利,繳獲了4艘三桅巡洋艦、104門大炮和407名官兵。同時,俄國展開外交攻勢,邀請瑞典王位的有力競爭者霍爾施坦公爵訪問彼得堡,並許諾將彼得一世的妹妹嫁給他,以影響瑞典的對俄政策。
1721年4月至8月,俄瑞雙方在芬蘭尼斯塔德城舉行和談。談判初期,俄國透過軍事壓力迫使瑞典接受其領土要求。8月30日(一說9月10日),俄瑞雙方在芬蘭簽訂《尼斯塔德和約》。根據和約,俄國從瑞典手中奪得了芬蘭灣、里加灣沿岸的土地,獲得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10月22日,俄國參政院為表彰彼得一世在外擴張中的“赫赫戰功”,尊奉他為皇帝,授予他“全俄羅斯大帝”和“祖國之父”的稱號。
,!
五、向東擴張
1722年,彼得一世在經歷了皇太子阿列克謝的叛國事件後,於2月25日頒佈了新的王位繼承法。這一法令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