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章 崔瑩:高麗王朝最後的名將

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獻米以補充軍需,這一政策加劇了民眾的不滿,導致大量百姓逃離,社會輿論一片譁然。

面對如此困境,崔瑩深感委屈和無奈。洪武七年(1374年)三月,他被調任為慶尚、楊廣、全羅都巡問使。然而,司憲府很快便彈劾他在六道都巡察使任內的不當行為,認為這些舉措引發了民心騷動,不適合繼續擔任巡問使。面對這一指控,崔瑩悲憤交加,向恭愍王哭訴道:“臣赤膽忠心報效國家,如今卻遭受如此不公的誹謗,請陛下罷免臣的官職!”恭愍王瞭解崔瑩的忠誠和才能,雖然同意了司憲府的部分建議,讓其他官員擔任三道都巡問使,但同時也罷黜了彈劾崔瑩的大司憲金續命等人,並賜予崔瑩“盡忠奮義宣威佐命定亂功臣”的榮譽稱號,以表彰他的功績和忠誠。

四、伐濟御倭

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崔瑩迎來了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當時,高麗的濟州島被蒙古人(稱為“牧胡”)控制,這些人主要在島上放牧。為了利用明太祖向高麗索取馬匹的機會,恭愍王決定收復濟州島。崔瑩被任命為慶尚、楊廣、全羅都統使,率領314艘戰艦和名士兵南征。這次軍事行動規模龐大,顯示了高麗政府收復失地的決心。崔瑩在明月浦登陸後,迅速與牧胡的三千餘騎兵展開了激戰。經過一番艱苦的戰鬥,崔瑩最終於八月下旬平定了濟州島,斬殺了牧胡首領石迭裡必思等人,並將首級傳送到開京,同時繳獲了一千匹馬。十月,崔瑩班師回朝,但在抵達開京時,恭愍王已經遇害,其子王禑繼位。崔瑩在恭愍王的靈柩前覆命,痛哭失聲,表達了對舊主的深切哀悼。

崔瑩的南征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引發了一些爭議。王禑認為,如果崔瑩沒有率軍南征,恭愍王或許不會遇害。儘管如此,崔瑩的軍事才能仍然得到了認可。洪武八年(1375年),崔瑩被任命為判三司事,與慶復興(慶千興)、李仁任、池奫等重臣共同輔佐年幼的王禑。與此同時,他還要與李成桂一起領兵防備倭寇的侵擾。

洪武九年(1376年)七月,倭寇在連山開泰寺擊敗高麗軍,元帥樸仁桂戰死。得知這一訊息後,崔瑩主動請纓出戰。儘管王禑擔心崔瑩年過六十,身體狀況不適合領兵,但崔瑩表示:“小小的倭寇如此橫行霸道,現在不制伏,以後必然難以控制。如果派其他將領,未必能贏,而且士兵不上戰場試試身手,也不能用。臣雖然年老,但志氣不衰,只是想安定宗社、保衛王室,願馬上率麾下將士去擊退他們!”在崔瑩的再三請求下,王禑終於同意了他的請求。崔瑩當天就出發,不久在楊廣道鴻山(今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鴻山面)遭遇倭寇。他先佔據有利地形,然後身先士卒,與倭寇激戰。即使嘴唇中箭,崔瑩也神色自若,最終力克倭寇,於八月凱旋開京。王禑打算任命崔瑩為百官之首——門下侍中,但崔瑩表示一旦當上侍中,就不能掛帥出征,希望等到倭寇平息後再考慮。於是,王禑封他為鐵原府院君,以表彰他的功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宣光七年(1377年,洪武十年)春,高麗朝廷內部發生了一場政治鬥爭。李仁任與池奫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終導致池奫被誅殺。崔瑩站在李仁任一邊,參與了這場政變。事後,崔瑩感到非常慚愧,便以年老多病為由請求辭職,但王禑沒有同意。同年,倭寇再次騷擾江華島一帶,崔瑩以都統使的身份坐鎮昇天府(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負責防禦倭寇。他與邊安烈聯手擊退了入侵西江的倭船,再次證明了自己的軍事才能。王禑曾考慮將首都遷至內地以避開倭寇的侵擾,但遭到崔瑩的反對,最終放棄了這一計劃。同年九月,崔瑩又成功擊退了入侵海、平兩州的倭寇。

宣光八年(1378年)四月,倭寇再次大舉入侵,船隻雲集窄梁,攻入昇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