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1章 晚清水師名將楊嶽斌:從湘軍統帥到海疆守護者

一、早年經歷

楊嶽斌本籍乾州(今湖南吉首),生於善化(今湖南長沙)。他出身行伍,精於騎射,累功至湘陰外委,曾在新寧一帶鎮壓李沅發起義。

二、統領水師

咸豐二年(1852年),當太平軍攻入湖南並威脅到湘陰時,地方官員紛紛逃離,而楊嶽斌則勇敢地站了出來,率領營兵成功抵禦了太平軍的進攻,保全了湘陰城。這一英勇行為使他被授予宜章營千總之職。

隨後,在咸豐三年(1853年),曾國藩著手建立湘軍水師以對抗日益壯大的太平軍勢力。正是在這個時候,楊嶽斌受到了曾國藩的注意,並被招至麾下。起初,他與彭玉麟一同輔佐曾國葆,但很快由於表現出色且得到曾國葆的高度評價,楊嶽斌得到了曾國藩的信任,被任命為水師右營的統領。

到了咸豐四年(1854年),楊嶽斌在湘潭戰役中取得了重大勝利,不僅焚燬了數百艘太平軍戰船,還成功收復了湘潭。這場勝利讓他的地位迅速上升,從守備升至參將,並獲得了“彪勇巴圖魯”的稱號。同年,隨著曾國藩率湘軍東進,楊嶽斌作為前鋒參與了一系列關鍵戰鬥,包括雷公湖、擂鼓臺、城陵磯等處的交鋒。特別是在田家鎮之戰中,楊嶽斌和彭玉麟聯手砍斷了太平軍設下的橫江鐵鏈,摧毀了四千多艘敵艦,徹底打破了太平軍對長江的封鎖。然而,連日來的激戰也讓楊嶽斌身體嚴重透支,甚至出現了嘔血的症狀,但他依然被加封為總兵銜。

咸豐五年(1855年)對於湘軍來說是一個轉折點。這一年,太平軍利用地理優勢,在湖口將湘軍水師分割開來,導致部分船隻被困於鄱陽湖內,同時九江也被攻擊。面對如此困境,楊嶽斌奉命回到嶽州重新招募士兵並修復戰船。儘管武漢一度再次落入太平軍手中,但在楊嶽斌的努力下,新堤成為了新的戰略要地,促進了武漢地區的恢復和發展,他也因此升任鄖陽鎮總兵,併兼任湖北提督。

接下來的一年裡,即咸豐六年(1856年),楊嶽斌繼續展示了他的軍事才能。他在沙口一帶招募了三百勇士,並透過夜間突襲的方式焚燒了大量太平軍船隻,同時還繳獲了許多重要的物資。緊接著,他又配合李續賓部成功奪回武昌、漢陽等地,進一步鞏固了湘軍在該區域的地位。次年,隨著曾國藩因家庭原因暫時離崗,楊嶽斌接過了指揮水軍的重任。在他的領導下,內外夾攻策略得以實施,使得之前分散的水師力量重新匯聚起來,進而接連攻克了小孤山、彭澤等多個重要據點。清廷對此給予了高度認可,不僅授予楊嶽斌福建陸路提督一職,還特許他可以直接向朝廷呈遞奏摺。

三、平定天國

咸豐八年(1858年),楊嶽斌與李續賓聯手攻佔了九江,這一勝利不僅標誌著太平軍在江西的重要據點被拔除,而且他們還生擒了太平軍將領林啟榮。由於此次戰功卓著,楊嶽斌獲賜黃馬褂,這是清朝對有重大貢獻官員的一種極高榮譽。隨後,楊嶽斌向朝廷上奏,表達了肅清湖北的決心,並迅速採取行動。他將部隊移至黃石磯,接連攻克安慶、樅陽、大通、建德等地,進一步削弱了太平軍的力量。在這段時間裡,楊嶽斌被調任為福建水師提督,但他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長江流域的軍事行動上。

然而,同年晚些時候,李續賓在三河之戰中不幸陣亡,這使得局勢再次變得緊張起來。面對太平軍可能再度進犯湖北的情況,楊嶽斌果斷地派兵駐守龍坪、鄔穴、田家鎮等關鍵地點,有效地阻止了敵人的進攻企圖。

進入咸豐九年(1859年),楊嶽斌繼續加強對長江兩岸太平軍的打擊力度。這一年,他成功收降了池州的韋志俊,並利用其力量攻打蕪湖。儘管中途出現了一些波折——韋志俊部下的部分將領叛逃並重新奪回了池州——但楊嶽斌經過仔細觀察後確認韋志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