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經歷
李續宜,作為晚清時期湘軍的重要將領之一,其早年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出生於湖南湘鄉的一個普通家庭,自幼便與兄長李續賓一同拜入當地著名學者羅澤南門下學習。羅澤南不僅是學問淵博的大儒,也是後來湘軍的創始人之一。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李續宜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知識,更是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影響,為他日後投身軍事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853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不久,羅澤南響應朝廷號召,在家鄉組織起地方武裝力量——團練,並迅速加入了由曾國藩領導的新興軍事力量湘軍行列中。此時的李續宜雖然還只是一個童生,但已決定跟隨兄長李續賓一同加入軍隊,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初入軍營時,李續宜被授予從九品的小官職,然而憑藉著過人的膽識和出色的指揮才能,他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就屢立戰功,職位也一路攀升至正五品同知,並得到了皇帝賜予的花翎作為獎勵。
咸豐六年(1856年),對於年輕的李續宜來說是職業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年,湘軍主力部隊正在全力圍攻武昌城,試圖徹底摧毀太平天國在湖北地區的主要據點。不幸的是,在這次戰鬥中,深受士兵愛戴的羅澤南將軍英勇犧牲了。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李續賓臨危受命接掌了羅澤南留下的軍隊,而李續宜則繼續緊隨其兄左右,共同承擔起了指揮作戰的任務。最終,在兄弟二人的通力合作下,湘軍成功攻克了武昌,取得了重大勝利。此役之後,由於表現突出,李續宜獲得了湖北巡撫胡林翼的高度評價,並透過後者向朝廷推薦,晉升為候選知府。緊接著,李續賓率領包括李續宜在內的部屬繼續向江西方向挺進,目標直指九江。
二、轉戰三省
咸豐七年(1857年),太平天國將領陳玉成為了阻止湘軍東進,率領部隊從安徽北部進攻湖北東部。面對這一嚴峻局勢,時任湖北巡撫的胡林翼親自前往黃州督師,並緊急調遣李續宜率部回援。李續宜迅速響應命令,帶領部隊抵達黃州地區。在隨後的一系列戰鬥中,李續宜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在壩崎山、馬家河、火石港以及郴柳灣等地多次重創太平軍,迫使對方撤退至蘄水。緊接著,在月山之戰中,李續宜再次擊敗了前來增援的太平軍,最終迫使陳玉成不得不退回安徽。此役中,李續宜共摧毀了太平軍超過一百座營壘,因功被晉升為候選道員,並獲賜“伊勒達巴圖魯”的勇號。
在此之前,由於兄長李續賓的輝煌戰績,李續宜的個人名聲並不十分顯赫。但經過鄂東戰役之後,他的威名開始廣為人知。戰後,李續宜返回江西戰場,與湘軍水師緊密合作,先後奪取了梅家洲和湖口等九江外圍的戰略要地,使得九江徹底陷入湘軍的包圍之中。當太平軍試圖透過攻擊湖口來解救九江時,李續宜駐紮於蝘蚘山,指揮部隊從多個方向發起反擊,成功擊退了敵人的攻勢。之後,他更是在磨盤山設下埋伏,大敗前來救援的太平軍,進一步鞏固了對九江的封鎖。咸豐八年(1858年)四月,在李續賓的帶領下,湘軍終於攻克了久攻不下的九江城。
正當李續宜準備繼續北上協助收復安徽省之際,陳玉成再度從安徽出發侵入湖北,佔領了黃安(今湖北紅安)。得知訊息後,李續宜立即率部前往救援,在李續賓的支援下順利擊退了太平軍,重新奪回黃安,並順勢推進至麻城一帶。面對湘軍的強大壓力,陳玉成選擇了主動撤退,第二次返回安徽境內。然而好景不長,不久之後,在三河之戰中,李續賓所部遭遇慘敗,李續賓本人也在這場戰鬥中不幸陣亡。當時留守湖北的李續宜接到了噩耗,他立即採取行動,在黃州接收並整頓了李續賓留下的殘餘部隊。透過細心篩選和嚴格訓練,幾個月後這支隊伍重新恢復了戰鬥力。
次年(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