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共同前往平叛。
楊一清接到命令後,迅速行動,然而,就在大軍尚未抵達之時,一個戲劇性的轉折出現了。原來,楊一清昔日的部將仇鉞利用對地形的熟悉以及對時局的精準判斷,先行一步平定了叛亂,並順利逮捕了朱寘鐇。這一意外的勝利,為楊一清接下來的行動提供了絕佳的契機。
楊一清隨即快馬加鞭,抵達鎮縣,一方面宣佈皇帝的恩德,安撫民心,另一方面,他敏銳地意識到,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此時,張永也趕到,兩人相見,相談甚歡。楊一清深知,張永雖為宦官,但在朝中與權勢熏天的劉瑾存在深刻的矛盾。於是,他利用這一微妙關係,巧妙地向張永傳遞了除去劉瑾的意圖。
在一個私密的時刻,楊一清緊緊握住張永的手臂,語重心長地說:“此次平叛之所以能如此順利,離不開你的力量。但外患易除,內患何解?”張永心領神會,追問內患所指,只見楊一清在掌中緩緩寫下了一個“瑾”字。張永聞此,面露難色,表示劉瑾黨羽眾多,訊息靈通,行事需謹慎。但楊一清胸有成竹,激昂陳詞,鼓勵張永利用平叛的功績,上疏揭露劉瑾的種種惡行,並給出了詳盡的計策:若皇上不信,張永應立即跪地痛哭,甚至提出以死明志,以真誠打動皇上,確保計劃成功。
張永聽後深受觸動,毅然決然地採納了楊一清的計策。不久,正如楊一清所料,張永利用合適的時機,成功說服了武宗,揭露了劉瑾的種種罪行,最終使得劉瑾伏法,朝野為之震動,這也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計除劉瑾”。
四、直陳弊病
楊一清在擔任吏部尚書期間,以其豐富的從政經驗和寬大的性情,迅速投入到國家治理的多項重要工作中。首先,他著手糾正了前任劉瑾時期遺留下的冤假錯案,恢復了一批被劉瑾陷害官員的名譽和職位,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他的公正無私,也大大提振了朝堂的正氣。同時,針對中原地區頻發的盜亂,楊一清派遣得力官員前去平定,有效維護了社會秩序,保障了百姓的安全。
鑑於楊一清的卓越表現,朝廷對他進行了多次加封,先是晉升為少保、太子太保,接著又因選任尚書靳貴之事,晉升為少傅、太子太傅,這些榮譽不僅是對他政績的肯定,也是對其政治智慧的高度認可。在此期間,乾清宮發生火災,明武宗藉此機會下詔求直言,楊一清藉此機會直抒胸臆,毫不避諱地指出朝政中的若干弊病,包括皇帝視朝時間太晚、祭祀儀式不夠莊重、在西內大肆建造寺廟、允許邊兵駐紮禁中等行為,以及京畿內的皇店和江南織造對民間造成的困擾等問題。他的直言不諱,顯示了其作為國家棟梁的擔當與責任感。
儘管身患疾病,楊一清曾請求退休歸鄉,但明武宗深感其才,多次挽留,甚至在大學士楊廷和丁憂期間,特命楊一清兼武英殿大學士,進入內閣參與機務,足見其在武宗心中的分量。然而,權力中心總是暗流湧動,當錢寧等權臣亂政時,楊一清敢於直言批評,這自然引起了錢寧等人的忌恨,他們與江彬等人合謀,在武宗面前詆譭楊一清,使得楊一清再次萌生退意。
在楊一清隱退的日子裡,他並沒有完全脫離朝政,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影響著時局。例如,當明武宗南巡時,特地訪問了楊一清的府邸,兩人暢飲兩晝夜,楊一清把握住這個機會,巧妙地勸說武宗取消了原計劃中的江浙等地巡遊,此舉無疑減輕了當地百姓的負擔,也體現了他始終心繫國計民生的情懷。
五、兩朝老臣
在明武宗去世後,明世宗朱厚熜即位,這位新君對於楊一清的名聲早已有所耳聞。早在其作為世子時,興獻王便曾提及楚地的三位傑出人物:劉大夏、李東陽及楊一清,因此,明世宗即位之初便對楊一清抱有極高的期待。隨著朝臣們的紛紛舉薦,明世宗派遣特使賜予楊一清金幣以表敬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