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章 李成梁:邊疆守護神,遼東鐵騎的不朽傳奇

著眼於長遠,倡導恢復與少數民族的貿易往來,尤其是馬市的重新開放,旨在促進地方經濟的繁榮與邊疆的穩定。

馬市,作為明朝與北方少數民族交流的重要平臺,承載著政治、經濟乃至文化交融的多重功能。然而,由於戰亂頻仍,明朝政府時常採取關閉馬市的措施,試圖以此為槓桿,控制邊疆民族的行為,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邊疆的緊張局勢。李成梁深刻認識到,長期的閉市政策不僅阻礙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也削弱了對邊疆民族的影響力,因此,他主張在確保邊疆安全的前提下,重新開放馬市,以實現“兩利相權取其大,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平衡策略。

在李成梁的積極推動下,遼東馬市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華。透過馬市,不僅交換了大量牲畜,如馬匹,還促進了商品的流通,包括茶葉、絲綢、瓷器等中原特產,以及北方民族的皮毛、藥材等特色產品。馬市的重新開放,不僅刺激了遼東地方經濟的復甦與增長,還增強了明朝對邊疆民族的經濟吸引力,起到了一定的羈縻作用,有助於維持邊疆的相對和平。

九、晚年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兵科都給事中宋一韓的一紙揭發,將遼東總兵李成梁推上了風口浪尖。宋一韓指控李成梁早年曾驅逐邊民,放棄邊疆土地,請求朝廷派遣御史進行調查。面對指責,李成梁請求朝廷徹查真相,隨後被解除職務,等待調查結果。朝廷隨即委派御史熊廷弼前往遼東,負責勘查寬奠邊界的實情。翌年二月,熊廷弼的調查報告送抵朝廷,證實了李成梁與遼東巡撫趙楫確有棄地之實,且存在與努爾哈赤勾結的嫌疑,熊廷弼據此要求對二人予以嚴懲。然而,明神宗卻將此奏疏留中不發,未立即作出回應。

三月,李成梁再次上疏,懇請朝廷對自己的功過是非給出明確結論,這是他為維護自身名譽所做的最後一搏,也是對神宗態度的一次試探。儘管李成梁年事已高,但其家族在遼東的勢力依然強大,其子輩仍手握重兵。神宗在收到熊廷弼的調查報告後未予公開,卻將李成梁的辯解疏文下發,這一舉動表明神宗內心對李成梁仍有偏袒。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李成梁在北京逝世。神宗在哀悼之餘,下令兵部對李成梁在遼東的功績給予優厚的卹典,以表彰其鎮守遼東多年的貢獻。然而,就在李成梁去世三年後的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釋出了對明朝的“七大恨”檄文,正式宣戰,遼東局勢驟然緊張,成為明朝政治腐敗、經濟蕭條、軍備鬆弛的集中體現。

時間流轉至崇禎十年(1637年),儘管李成梁已不在人世,但崇禎帝仍批准了其後裔繼承職位,延續了李家在遼東的影響力。李成梁一生的功過,伴隨著遼東邊疆的風雲變幻,成為了後世評說的焦點,其在遼東的治理與決策,至今仍被歷史學家所研究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