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器晚成
孫承宗,這位明末的傑出人物,其早年並非一帆風順。出身於一個逐漸衰敗的農民家庭,孫承宗的家族原本因先祖遷徙至高陽而紮根於此,儘管家境一度殷實,但父親孫麒的慷慨性格和賑濟行為導致家道中落。然而,正是這種環境下的成長,塑造了孫承宗堅韌不拔的性格和對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孫承宗的童年並不平凡,他自幼展現出超乎常人的聰穎,六歲便能對聯,顯示出極高的天賦。在父親的重視教育下,他跟隨兄長孫敬宗進入學宮學習,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對抗遼英雄的崇拜,如康保裔、李重貴、楊延昭等,這些人物的事蹟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日後成為他編纂《高陽縣誌》時著重描繪的物件。
儘管早年學業優異,但孫承宗在科舉之路上並非一帆風順。他在十六歲時以第二名的成績成為秀才,十七歲時更是在科試中奪魁,但此後十餘年間,科舉之途卻似乎對他關閉了大門。直到萬曆十八年(1590年),孫承宗的人生迎來轉折點,大理寺右丞姜璧邀請他前往京城擔任其子的老師,這不僅為孫承宗提供了進一步深造的機會,也擴大了他的社交圈,與當時的政治精英建立了聯絡。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孫承宗終於在選貢考試中脫穎而出,以第五名的成績入選監生,成為國子監司業葉向高的學生,進一步深化了他對學術和政治的理解。翌年,他雖在順天鄉試中一舉成名,但在隨後的會試中卻遭遇挫敗。然而,人生的起伏並未讓孫承宗氣餒,反而激發了他更加堅定的決心。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孫承宗應兵備道房守士之邀,前往大同教授子弟,這次北上不僅使他親身體驗了邊塞生活,還直接參與了平息兵變的過程,展現了他處理危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孫承宗利用此機會深入研究邊防地理,與當地豪傑交流,瞭解北方民族的風俗與邊疆防禦的實際情況,為他日後在軍事上的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宦海沉浮
孫承宗的宦海生涯充滿了起伏,他在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透過會試,殿試高中榜眼,步入官場,初任翰林院編修。在任職期間,他敢於直言,曾借災異勸諫明神宗,呼籲減免礦稅和緩建工程,以減輕百姓負擔。孫承宗的正直與剛毅,讓他在官場中顯得格格不入,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他選擇暫時離開朝廷,告假回鄉。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梃擊案的發生,使得孫承宗的政治智慧得以展現。他建議大學士吳道南採取審慎態度處理此案,既維護了皇權的尊嚴,又避免了宮廷鬥爭的激化。然而,他的公正立場引起了與東林黨對立的齊、楚、浙三黨的不滿,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的京察中,他險遭貶謫,幸得翰林院掌院劉一燝的庇護。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孫承宗被委以重任,起草神宗遺詔,成功爭取到發放內帑作為邊防軍餉,彰顯了他在關鍵時刻的決策能力。然而,紅丸案後,他與東林黨人孫慎行產生分歧,後者認為孫承宗背叛了東林黨,而方從哲也對孫承宗的態度不滿,這使得孫承宗在朝中的處境更為複雜。
天啟元年(1621年),孫承宗晉升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成為熹宗的師傅之一。熹宗對其特別倚重,孫承宗也試圖透過講解經書結合現實問題,啟迪皇帝,但其諫言往往得不到閣臣的有效響應。
正當孫承宗在宮中致力於皇帝的教育之時,後金的威脅日益嚴重。瀋陽、遼陽的失陷,讓朝野震驚,眾臣紛紛奏請啟用孫承宗以解燃眉之急。孫承宗的軍事才能和果決英風受到廣泛認可,但熹宗不願失去這位師傅,多次拒絕了將孫承宗調往前線的提議。
三、首次督師
天啟二年(1622年),孫承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