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導致糧食歉收,加劇了社會的不穩定。陝西、中原等地災情尤為嚴重,而朝廷的苛捐雜稅卻未見減輕,使得民眾生活雪上加霜。崇禎元年(1628年),陝西澄城的王二起義拉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各地農民、邊鎮逃兵、被裁撤的驛卒紛紛加入,形成所謂的“流寇”。
朱由檢任命楊鶴為陝西三邊總督,採取以撫為主的政策,試圖平息民變。楊鶴透過招安政策暫時安撫了一些起義者,但根本的社會矛盾並未解決,許多起義者因安置不當而再度起義。崇禎四年(1631年),神一魁在被招安後不久即叛,朱由檢因此罷免楊鶴,改任洪承疇為主剿的陝西三邊總督。起義軍在洪承疇的鎮壓下,於崇禎五年(1632年)轉戰山西,而後在盧象升等人的鎮壓下,又轉進河南,攻城掠地。崇禎七年(1634年),起義軍在陳奇瑜的招安下短暫停歇,但不久後又逃脫圍困,形勢愈發嚴峻。
同時,明朝與後金的戰事持續升級。己巳之變後,皇太極調整戰略,一方面削弱遼西明軍據點,一方面頻繁入塞掠奪。崇禎四年(1631年),大淩河城陷落,孫承宗引咎辭職。更嚴重的是吳橋兵變,孔有德、耿仲明等叛亂,不僅削弱了明軍實力,還將紅夷大炮技術帶給了後金,加強了其戰鬥力。崇禎九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國號大清,年號崇德,正式與明朝抗衡。同年,清軍入塞,掠奪京畿,留下“各官免送”的侮辱性木牌,極大地打擊了明朝計程車氣。
為應對內外危機,朱由檢起用楊嗣昌,後者提出“四正六隅十面網”戰略,試圖圍剿起義軍,同時主張與清議和,以集中力量對付農民起義。然而,議和之事因群臣反對而拖延,皇太極趁機再次發兵入塞,導致盧象升戰死,孫傳庭下獄,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這給了李自成、張獻忠喘息之機。李自成攻陷洛陽,張獻忠破襄陽,局勢進一步惡化。楊嗣昌因戰事不利而憂懼而死,朱由檢雖感惋惜,但並未追究其責任,轉而以丁啟睿為督師,繼續圍剿起義軍,但局勢已難以挽回。
六、局勢惡化
崇禎十四年(1641年)之後,明朝的內外局勢急轉直下,進入了全面崩潰的邊緣。自然災害的頻發,特別是河南地區的饑荒和疫情,導致大量饑民加入李自成的隊伍,使李自成的勢力迅速壯大,開始被稱為“闖王”。知識分子如牛金星、宋獻策等的加入,進一步增強了李自成的軍事和政治實力。李自成的軍隊連續攻城掠地,多次圍攻開封,儘管明軍有傅宗龍、孫傳庭等將領的抵抗,但最終還是難以抵擋李自成的攻勢。李自成的勝利,不僅在於軍事上的優勢,更在於其提出的“三年免徵、一人不殺”的口號,贏得了民心,使得“闖王來時不納糧”的民謠廣為流傳。
與此同時,對清的戰局同樣惡化。皇太極連年侵擾遼西,圍困錦州,明軍在洪承疇的帶領下,雖有幾次短暫的勝利,但最終在松山戰役中大敗,洪承疇被俘(後降清),錦州、杏山、塔山相繼失陷,明軍損失慘重。朱由檢曾試圖與清議和,但因和議洩露,再次引發朝臣反對,導致兵部尚書陳新甲被處死,和議破裂。皇太極藉此機會第六次入塞,大肆掠奪後安然退兵,明朝損失慘重,人心渙散。
內外戰事的接連失利,加上朝野上下對局勢的悲觀情緒,使得明朝的統治根基搖搖欲墜。崇禎十六年(1643年),北京城中人心浮動,守城士兵的鬥志全無,朝廷的威信降至冰點。朱由檢下令懸賞李自成和張獻忠的首級,但此時明軍可用之兵寥寥,左良玉的軍隊雖有二十萬之眾,卻無法有效對抗起義軍,反而四處劫掠,威脅南京。張獻忠攻陷武昌,建立大西政權,李自成在襄陽稱王,初步建立了政權,其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朱由檢將最後的希望寄託在孫傳庭統率的秦兵上,任命他為督師,出潼關以消滅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