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升在之前的軍事行動中表現出色,崇禎帝決定讓他取代梁廷棟,負責鎮守宣府、大同一帶。九月二十二日,盧象升被任命為宣大總督,兼任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並第二次被賜予尚方寶劍。盧象升於十月初一日在居庸關正式就任,之後駐紮在陽和(今山西陽高)。
盧象升到北方後,河南、湖廣一帶的農民軍趁機迅速發展,但這並未影響他在宣大地區的軍事部署。上任後,盧象升大力推行屯田政策,甚至親自參與耕種以鼓勵農民。在他的領導下,軍屯面積達到了三十萬畝,儲存了二十多萬石穀米,並額外儲備了四萬多石穀物。這些成就得到了崇禎帝的高度讚賞,他指示其他邊疆重鎮效仿宣府和大同的做法。
盧象升還改變了以往封疆大吏出行時清道的傳統做法,選擇微服巡邊,直接從基層士兵那裡獲取關於邊防的真實資訊,以便做出更精準的決策。此外,他還開放了殺胡口等處的馬市,從卜(土默特)、哈(喀爾喀)等蒙古部落購買戰馬,並試圖利用這些部落的力量來牽制清朝,以增強邊防實力。
崇禎十年(1637年)春天,盧象升聽說宣府地區出現戰警,當即在夜間騎馬趕往天城。此時,各地的戰報不斷傳來,報告稱蒙古首領乞炭率領的騎兵橫排四十里大舉而來。盧象升判斷這是大規模的入侵,並推測敵軍可能是想向東侵犯雲陽、晉陽,誘使宣府的明軍集中於此,然後趁虛而入。據此,他命令雲陽、晉陽的部隊按兵不動,自己則帶領部隊駐紮在右衛,告誡邊防官員不要輕易開戰。
與敵人相持了一個月後,盧象升認為敵軍已經懈怠,可以發起反擊。他透過偵察發現敵軍距離防護牆只有六十里,於是秘密調集雲陽部隊西進,宣府軍隊東進,自己則親自率領部隊坐鎮子午,從羊房堡出發,約定了決戰的時間。乞炭得知盧象升的部署後,立即撤退。盧象升在陽和駐軍,使乞炭不敢再來騷擾邊界。
五、主戰抗清
崇禎十一年(1638年)二月,皇太極親征騷擾歸化城的喀爾喀蒙古札薩克圖汗素巴第,並在途中嚮明朝邊臣致書要求“講和開市”。盧象升對此堅決反對,強調“他夷可撫,東虜斷斷不宜輕撫”,並對皇太極嚴陣以待。同年四月十八日,盧象升的父親盧國霦在陽和探望盧象升後返鄉途中去世。五月,盧象升得知父喪的訊息,悲痛欲絕,連續上書七次,請求丁憂守制。崇禎帝批准了他的請求,並任命原來的宣府巡撫陳新甲為新的宣大總督,令盧象升穿著喪服等待交接。七月,崇禎帝晉升盧象升為兵部尚書,繼續負責防秋重任。
,!
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極任命睿親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統左翼軍,貝勒嶽託為揚武大將軍,統右翼軍,以及貝勒杜度等人為副將,分兩路徵明。九月二十二日,嶽託從密雲北邊牆子嶺毀長城而入,多爾袞則於九月二十八日於青山關毀長城而入,兩軍在京郊通州會師,引發“戊寅之變”。
當時,盧象升剛剛與陳新甲完成交接,但朝臣們都推薦他來抵禦清兵。於是崇禎帝命令盧象升率領宣、大、山西三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入衛京師,並督天下援兵,第三次被賜予尚方劍。盧象升聽到訊息後,伏地痛哭,請求解任,但崇禎帝沒有答應。十月初四日黎明,崇禎帝在建極殿後的平臺召見盧象升。盧象升針對兵部尚書楊嗣昌的主撫(即主和)之議,對崇禎帝說:“皇上命臣督師,臣意主戰!”崇禎帝面色一變,隨後表示朝廷並未言撫,這是外界的議論,並提醒盧象升在對清作戰時不要像圍剿農民軍那樣身先士卒。隨後,崇禎帝又命盧象升與楊嗣昌和關寧總監高起潛等人在安定門開會,盧象升大談主戰,滿座沉默,只有司禮太監曹化淳說:“畢竟盧老先生是正論!”十月初五日,崇禎帝拿出內帑金犒師,盧象升出城到昌平領兵,楊嗣昌前去送他,並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