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章 清朝名將趙良棟:從寧夏到雲南的征途

一、早期事蹟

趙良棟的早期軍事生涯始於1645年(順治二年),這一年正值清軍平定陝西之際。趙良棟積極響應招募,加入了陝甘總督孟喬芳的部隊,並被委任為潼關守備。在隨後的幾年裡,趙良棟隨軍征戰秦州(今甘肅天水)和鞏昌(今甘肅隴西),在對抗叛將賀珍和武大定的過程中表現出色,因此晉升為寧夏水利屯田都司。這次晉升不僅是對他個人能力的認可,也是對他軍事才能的肯定。

1648年(順治五年),趙良棟參加了平定米喇印、丁國棟起義的戰鬥,在這場戰鬥中再次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晉升,成為高臺遊擊。這一時期,趙良棟已經逐漸成長為一名能夠獨當一面的將領。

1656年(順治十三年),趙良棟隨同經略洪承疇遠征雲南、貴州,此次征戰旨在平定該地區的叛亂。在這場征戰中,趙良棟被授予督標中軍副將之職,負責指揮中軍作戰。在洪承疇的領導下,趙良棟及其部隊取得了顯著的戰績,不僅穩固了清廷對雲南、貴州的統治,也為他贏得了更多的榮譽。

1662年(康熙元年),趙良棟因其在雲南、貴州地區的突出表現而被擢升為雲南廣羅鎮總兵。在此期間,趙良棟面對馬乃、隴納、水西等地苗族起義,採取了堅決有效的措施進行平叛,不僅穩定了當地局勢,還促進了該地區的社會穩定與發展。趙良棟的這些行動,進一步證明了他在處理複雜軍事問題上的能力和智慧。

1665年(康熙四年),趙良棟因為父親去世而辭官,返回家鄉守孝。按照當時的習俗,官員在父母去世後需要辭官回家守孝三年,這是對傳統孝道的一種體現。1669年(康熙八年),在守孝期滿後,趙良棟被重新啟用,擔任山西大同總兵。

二、調任寧夏

672年(康熙十一年),趙良棟被調任為天津總兵。然而,就在不久後的1673年(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發動了反清叛亂,拉開了“三藩之亂”的序幕。隨著叛亂局勢的發展,各地紛紛受到影響。到了1674年(康熙十三年),寧夏地區發生了兵變,提督陳福不幸遇害,局勢變得十分緊張。

在這樣的背景下,趙良棟在甘肅提督張勇的舉薦之下,被清廷擢升為寧夏提督,肩負起了穩定寧夏局勢的重要任務。趙良棟深知此時的寧夏兵變不僅威脅著當地的安定,也可能影響整個西北地區的穩定。因此,他決定採取果斷措施,一方面要穩定軍隊情緒,另一方面也要確保正義得到伸張。

趙良棟入京朝覲時,向康熙皇帝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策略:誅除首惡,寬宥脅從。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平息兵變,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傷亡。這一策略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支援與認可。隨後,趙良棟將自己的妻子留在京師,親自率領一百名精兵急赴寧夏,並沿途宣讀皇帝的詔諭,以此來安撫士兵的情緒,穩定軍心。

到達寧夏後,趙良棟開始著手調查兵變的真相。他很快查明瞭兵變的首惡是把總劉德、參將熊虎、以及營兵閻國賢和陳進忠。為了分散他們的黨羽,趙良棟巧妙地讓他們外出防守。在確定了他們的罪行之後,趙良棟按照法律程式對他們進行了審訊,並請求康熙皇帝批准將他們處決。在得到批准後,趙良棟迅速執行了判決,有效地清除了叛亂的核心力量。

與此同時,大將軍圖海正在平涼督軍,指揮趙良棟與平涼提督王進寶等人共同征討陝西提督王輔臣。趙良棟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先後平定了秦州(今甘肅天水)、西和、禮縣等地,有力地支援了清廷對叛軍的鎮壓。

三、奪取四川

1679年(康熙十八年),趙良棟向康熙帝上書,表達了他願意率領寧夏軍隊奪取漢中、興安並進而規復四川的決心。他認為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