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經歷
公元1630年(明崇禎三年),孫可望加入了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因其在戰場上表現出色,驍勇善戰,張獻忠將其收為養子,並賜姓為張,改名為張可望。孫可望與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一同成為了張獻忠最為倚重的將領,他們被封為平東將軍,並在隨後的戰鬥中屢立戰功,逐漸成長為大西軍的核心力量。
到了公元1646年(順治三年),隨著清軍的大舉入侵四川,張獻忠在鳳鳴山一役中不幸陣亡。在這一關鍵時刻,孫可望與李定國共同承擔起了領導大西軍的責任,他們率部向南撤退,以圖尋找新的根據地繼續抗清鬥爭。孫可望與李定國決定進軍雲貴地區,這裡地勢險峻,易於防守,是理想的抗清根據地。
進入雲貴之後,孫可望與李定國等人的軍隊一路攻克遵義、貴陽等地,逐漸擴大了控制範圍。1647年(永曆元年、順治四年),孫可望與李定國等人在雲南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孫可望自稱國主,定年號為興朝。
二、收復湖南
公元1651年(永曆四年、順治八年)四月,孫可望派大將馮雙禮等人率領數萬步騎兵及戰象十餘隻,大舉進軍湖南。這次行動由三個方向同時展開:一路由銅仁、麻陽出發,一路由平溪、便水出發,另一路由大小梭羅出發,三路大軍最終在沅州(今湖南芷江)會合。清軍在沅州的守軍僅有三千人,面對孫可望軍隊的強大攻勢,很快被圍困在城內,“圍如鐵桶”。
經過激烈的戰鬥,1651年四月十五日,馮雙禮成功佔領了沅州,俘虜了清將鄭一統和知州柴宮桂。隨後,馮雙禮的部隊乘勝追擊,試圖攻佔辰州(府治在沅陵),但由於清朝辰常總兵徐勇防守嚴密,未能取得成功。與此同時,清廷委任的掛剿撫湖南將軍印續順公沈永忠帶領兩萬兵馬竭力支撐,雙方在辰州一帶形成了對峙的局面。
到了1652年(永曆五年、順治九年)四月,李定國率部從貴州進入湖南,並與馮雙禮的部隊會合,共同進攻靖州。清軍方面,沈永忠派出總兵張國柱帶領八千兵馬前往救援靖州。然而,在靖州的戰鬥中,清軍陷入了重圍,經過短暫而激烈的交戰後,清軍遭受重創,損失了五千一百六十三名官兵(其中滿洲兵一百零三名)和八百零九匹戰馬,幾乎全軍覆沒。張國柱僅率領少數殘部於四月二十二日倉皇撤回。
明軍乘勝追擊,相繼攻克靖州、武岡州。沈永忠見形勢危急,求援無望,被迫帶著部下從寶慶向北撤退。到了六月二日,沈永忠撤退至省會長沙,但仍無法站穩腳跟。在湘潭接到清廷“不可浪戰,移師保守”的密旨後,沈永忠於八月初六日放棄了長沙,一路逃至嶽州。隨著沈永忠的撤退,清朝在湖南設定的許多地方官員也紛紛北逃。此時,除了嶽州、常德仍在清軍控制之下外,只剩下徐勇一鎮孤零零地據守辰州。
三、孫李矛盾
孫可望與李定國之間的矛盾源於兩人對於戰略方向的不同看法。1647年(永曆元年、順治四年)二月,在貴陽附近的定番會議上,大西軍的領導人討論了未來的戰略方針。孫可望主張部隊應該開往廣西,繼續與明軍作戰,必要時可以撤退至南海。相反,李定國則堅持認為應當西進雲南,建立穩固的根據地,並與南明政權聯合起來抵抗清軍。
李定國在會議上發表了一段激昂的演講,強調當前的首要任務是聯明抗清,而不是繼續與明軍相互消耗。他認為,大西軍與清軍之間有著不共戴天之仇,與明軍的衝突只會讓清軍坐收漁翁之利。李定國的觀點贏得了大多數將領的支援。然而,孫可望對聯明抗清失去了信心,更傾向於保住現有的領土,建立一個獨立的政權。
在會議中,李定國甚至表示,如果孫可望堅持要亡命南海,那麼他寧願當場自刎也不願走這條死路。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