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年時期
在康熙朝的歷史舞臺上,愛新覺羅·胤禵以其獨特的性格和出眾的才能,成為了諸多皇子中備受矚目的一位。他的青年時期,正是康熙盛世最為輝煌的年代,而胤禵本人的成長軌跡,也如同那個時代的縮影,充滿了機遇與挑戰。
胤禵出生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初九,出生在一個皇族家庭,自幼便顯示出了不同於常人的智慧與能力。他不僅天資聰穎,而且勤奮好學,很快就贏得了父親康熙帝的喜愛。康熙帝對這個兒子寄予厚望,從胤禵少年時代起,便經常帶他在身邊,參與各種重要的活動與事務。康熙帝對胤禵的寵愛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的照顧上,更在於對他未來發展的悉心規劃與培養。
根據史料記載,康熙帝對胤禵的偏愛表現在許多方面。最顯著的一點就是胤禵享有支取官物的特權。這項特權意味著胤禵可以定期從朝廷領取生活必需品,這不僅是物質上的優待,更是精神上的信任與重視。康熙帝對胤禵的這種特別關照持續了七年之久,從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一直延續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直到康熙帝去世。這一事實充分說明了胤禵在康熙心中的地位之高。
胤禵不僅受到康熙帝的寵愛,在兄弟之間也有著極好的人緣。尤其是與才華橫溢、為人謙和的皇八子胤禩情投意合。兩人之間的深厚友情,在一次危機事件中得以彰顯。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當康熙帝懷疑胤禩有篡位之心並大發雷霆之時,胤禵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為胤禩辯護,甚至不惜以自己受罰為代價。這次事件雖然讓胤禵遭受了肉體上的痛苦——被打了二十大板,行動不便,但卻意外地加深了康熙帝對他的瞭解與信任。康熙帝從胤禵的行為中看到了他對兄弟的情義與忠誠,以及坦蕩磊落的品格,這些品質使得康熙帝對胤禵更加寵愛。
胤禵在西征期間,康熙帝不僅慷慨地賞賜給他十萬兩白銀作為獎勵,還對他幾個未成年的兒子關懷備至,時常帶在身邊,多加賞賜。這種特殊的關愛,甚至超過了對其他幾位已經封為親王的皇子長子的待遇,顯示出胤禵在康熙心中的獨特位置。即便胤禵當時僅是貝子的身份,但他的子女卻享受到了與親王之子同等的禮遇,這一點足以證明康熙帝對胤禵及其後代的高度重視。
二、驅準保藏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正值清帝國的鼎盛時期,然而在西部邊疆,一場由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發動的戰爭威脅到了清朝對西藏地區的控制。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康熙帝決定派遣自己的第十四子胤禵,以撫遠大將軍的身份統率大軍進駐青海,旨在平息這場叛亂,確保邊疆的穩定。
在正式出征之前,康熙帝為胤禵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歡送儀式。這場儀式不僅體現了胤禵的重要地位,也象徵著康熙帝對這次軍事行動的高度重視。胤禵在太和殿前接受敕印,隨後率領大軍從京城出發,前往戰區。康熙帝親自下達旨意給青海的蒙古王公,強調胤禵的領導權威,要求他們全力配合胤禵的工作,顯示出康熙對胤禵的信任與期望。
胤禵抵達西寧後,立刻著手組織指揮作戰。他面對的任務異常艱鉅,不僅要指揮來自新疆、甘肅和青海等地的八旗與綠營部隊,還需處理複雜的軍政事務。胤禵不僅需要制定戰略戰術,還要負責後勤保障、情報收集、士氣鼓舞等一系列工作。更重要的是,他還肩負著協調內部及與當地民族關係的任務,特別是要與達賴喇嘛以及青海各部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合作。
在胤禵的領導下,清軍採取了多路進攻的戰略。一方面,平逆將軍延信從青海方向推進;另一方面,定西將軍噶爾弼則從川滇方向進軍西藏。到了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八月,噶爾弼的部隊成功進駐拉薩,為後續的行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