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幼失怙
呂留良的生平,是一段融合了家族榮耀與個人奮鬥的傳奇。生於明末亂世,他自幼便揹負著家族的重望與不幸的陰影。其父呂元學,一位在明朝有著顯赫政績的知縣,卻因疾病早逝,留給家庭無盡的哀思與未竟的事業。呂留良作為遺腹子,其降生不僅是對家族血脈的延續,更是母親楊氏堅韌不拔精神的體現。
在失去父親庇護的童年,呂留良的生活充滿了挑戰。體弱多病的母親難以獨自承擔撫養之責,幸得三兄願良夫婦的悉心照料,他得以健康成長。然而,命運多舛,三歲喪嫂,後又被過繼給堂伯父,這一系列變故,讓呂留良的童年充滿了顛沛流離。但正是這樣的環境,磨礪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也激發了他對知識的渴望。
自幼展現出超凡才智的呂留良,在詩文與學問上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八歲便能作文,十歲時,隨著三兄願良在崇德建立澄社,他更是深受東南士子文風的薰陶,逐漸成長為一位博學多才的青年才俊。他的詩文才華在徵書社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與眾多士子交流切磋,不僅拓寬了視野,更深化了對時局的思考。
呂留良的才華不僅限於文學,他在天文、兵法、樂律、算術等多個領域均有深厚造詣,展現出非凡的綜合素質與天賦。
二、抗清失利
順治元年(1644年),明朝滅亡,滿洲人建立的清朝迅速南下,佔領了中原地區。在這個動盪不安的時期,許多明朝遺民奮起反抗,希望能夠挽救即將覆滅的大明江山。呂留良和他的家人也投身於這場抗清鬥爭之中。
順治二年(1645年),呂留良與其侄兒呂宣忠組織了一支義勇軍,試圖抵抗入浙的清軍。呂宣忠被任命為總兵都督僉事,並在監國魯王的支援下,被加封為扶義將軍,獲得了敕印,率領部隊前往太湖一帶抗擊清軍。然而,抗清之路異常艱難,呂宣忠在瀾溪(位於太湖下游,靠近烏鎮)與清軍展開激戰,最終因力量懸殊而兵敗。面對失敗的局面,呂宣忠無奈之下解散了自己的部隊,並遁入山林,成為了一名僧人。
然而,國破家亡的悲痛並未因此減輕。不久後,呂宣忠因為回家探望生病的父親而被捕,並最終遇害。這對呂留良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在送別侄兒時,悲痛欲絕,甚至因情緒激動而咯血,幾乎喪命。這一時期,呂留良將自己的詩作結整合《萬感集》,記錄下了那段充滿悲憤與絕望的日子。
在抗清戰鬥中,呂留良也曾身負重傷,左腿中箭,留下了終身的傷痕。據《厲耦耕詩》記載,“箭瘢入骨陰輒痛,舌血濺衣洗更新”,反映了他身體上和心靈上的雙重痛苦。
順治八年(1651年)冬,呂留良的兄長呂願良在貧病交加中去世。呂留良再次承受了失去親人的痛苦,並親自操辦了兄長的後事。這一系列的打擊使得呂留良對清廷的統治癒發不滿,同時也堅定了他不與清朝合作的決心。
順治十一年(1655年),呂留良與陸文霦合作評選八股文。他們在吳門集市租了一間房子,專門從事評點工作。這次評選的物件是從順治三年(1646年)開始的五科文章,因此命名為《五科程墨》。透過這一工作,呂留良不僅在學術上有所貢獻,更重要的是,他藉此機會宣傳“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的觀念,強調民族氣節的重要性。這一行為對當時計程車人學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清接儒士
順治十六年以後,呂留良的人生軌跡發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變化。他開始廣泛結交當時的知名學者和隱士,其中包括浙東著名的黃宗羲、黃宗炎兄弟以及寧波的隱士高斗魁。呂留良對硯臺有著特殊的愛好,曾自述收藏了不下二三十枚硯臺。黃宗羲得知此愛好後,特意贈送給他一方八角硯,兩人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呂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