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章 劉統勳:剛正不阿的清廉宰相

一、書香門第

劉統勳出生於一個典型的書香門第家庭,這個背景對於他後來的成長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康熙三十八年(1700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的傍晚時分,劉統勳誕生在陝西漢中府寧羌州,這是一個位於中國西部邊陲的地方,當時正處於清朝初期,社會穩定,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

劉統勳的家庭背景十分顯赫,他的祖父劉必顯是一位進士,曾在戶部廣西司擔任員外郎,這表明劉家在當時的官僚體系中已經佔有一定的地位。而劉統勳的父親劉棨同樣也是一名進士,這顯示了劉家世代為官的傳統。劉棨在劉統勳出生時正擔任寧羌州知州,不久後又被調任為四川布政使,這是清朝地方行政系統中的一個重要職位,負責管理一省的財政事務。

在這種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劉統勳,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那個時代,家庭教育是培養子弟成才的重要方式之一。劉家重視讀書,重視學問,這樣的家庭氛圍無疑為劉統勳日後走上仕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劉統勳自幼聰慧,勤奮好學,深受家庭傳統的影響,他不僅接受了儒家經典的學習,還廣泛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如歷史、文學、經世致用之學等。

劉統勳的家庭背景和早期教育經歷,使他在少年時期就展現出了過人的才華。這種背景不僅為他提供了學習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他的品格。

二、初入仕途

劉統勳的仕途起步於康熙末年,他的才華很快就在科舉考試中得以展現。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年僅十七歲的劉統勳便中舉人,這標誌著他開始邁入仕途的第一步。然而,真正奠定他政治生涯基礎的,則是在雍正年間。雍正二年(1724年),劉統勳透過了更為嚴格的進士考試,成為當年的進士之一,隨即被選入翰林院擔任庶吉士,並被授予編修一職。這一系列的晉升,不僅體現了劉統勳的學術水平,更顯示出他具備了進入核心權力圈的潛力。

進入翰林院後,劉統勳迅速嶄露頭角。在雍正年間,他歷任南書房行走、上書房行走等職,這些職位通常由皇帝親信或才華橫溢的人擔任,負責起草詔書、參與政務討論等重要任務。同時,他還擔任過詹事,這是為皇子們講授經史的重要職位,這進一步提升了劉統勳在朝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到了乾隆元年(1736年),隨著乾隆帝即位,劉統勳的政治生涯迎來了新的轉折點。這一年,他被提拔為內閣學士,並被派遣到浙江,跟隨當時的大學士嵇曾筠學習海塘工程和治水方法。這次派遣不僅是因為劉統勳的個人能力出眾,更是因為乾隆帝希望藉助他的智慧解決江南地區長期存在的水患問題。這次經歷不僅豐富了劉統勳的實踐經驗,還為他日後在治水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乾隆二年(1737年),劉統勳升任刑部侍郎,並繼續留在浙江工作。這一年,他不僅在行政事務上有所建樹,還在水利工程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然而,就在事業蒸蒸日上之際,乾隆四年(1739年),由於母親病逝,劉統勳不得不辭官回家守孝。根據當時的禮制,官員需要回家為父母守孝三年,這對於劉統勳來說,既是遵從傳統孝道的表現,也意味著暫時離開了繁忙的政務。

三、直言敢諫

乾隆六年(1741年),劉統勳守孝期滿後重返政壇,被朝廷任命為都察院左都御史。這個職位相當於現代的監察委員會主任,負責監督和糾察朝廷官員的行為舉止。在這個職位上,劉統勳展現出他直言敢諫的一面,勇於揭露和糾正官場中的不正之風。

不久後,劉統勳向乾隆皇帝上書,參奏了兩位重量級的人物:大學士張廷玉和尚書訥親。在奏章中,劉統勳直指張廷玉雖然歷經三朝重用,名望很高,但在晚年應當更加謙遜謹慎。他提到外界對張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