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8章 忠勇鄂容安:清朝柱石的光輝一生

過的區域。這一指示反映了乾隆帝希望透過此次軍事行動,恢復和擴充套件漢唐時期的疆域,併為後世留下詳細的地理和文化記錄。

乾隆二十年(1755),清軍分兩路進攻準噶爾。永常以定西將軍的身份率領西路軍,薩喇爾則擔任定邊右副將軍,鄂容安作為參贊大臣跟隨。在進軍途中,鄂容安與薩喇爾一同安撫和招降了沿途的諸多部落,並向達瓦齊發布通告,傳達了清廷的意圖。

隨著清軍的推進,達瓦齊被俘,伊犁地區得以平定。然而,就在這一勝利之際,胡中藻因作詩諷刺朝廷而被處決。胡中藻是鄂爾泰的學生,而鄂爾泰的侄子鄂昌與胡中藻有過詩歌交流,因此受到牽連。乾隆帝責備鄂容安未能及時上報這一情況,因此沒有給予鄂容安相應的戰功獎勵。儘管如此,鄂容安仍然被命令與班第一同留守伊犁,繼續處理當地的事務。

五、壯烈殉國

阿睦爾撒納的叛變跡象愈發明顯,鄂容安及時將這一情況上報朝廷。乾隆帝隨即命令鄂容安與薩喇爾率軍前往塔爾巴哈臺,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行動。然而,阿睦爾撒納在入覲途中突然發動叛亂,伊犁地區的宰桑們紛紛響應,局勢迅速惡化。

面對突如其來的叛亂,鄂容安與班第奮力抵抗,但由於叛軍力量強大,雙方實力懸殊,鄂容安與班第最終難以支撐。在絕望之際,二人互相安慰說:“今日徒死,於事無濟,負上付託矣!”班第選擇了自殺以表忠誠,而鄂容安則因手腕無力無法自盡,最終命令自己的僕人在自己腹部刺入刀刃,壯烈犧牲。

乾隆二十一年(1756),鄂容安的靈柩被運送回北京。為了紀念這位忠誠的將領,乾隆帝下令將其靈柩安置在昭忠祠,並特建雙烈祠以表彰他和班第的英勇事蹟。乾隆帝親自前往祭奠,並賜予御製詩篇,以示崇敬。此外,乾隆帝還命令割取叛賊阿巴噶斯克什木的耳朵,在鄂容安靈柩前祭奠,以示懲戒。

按照慣例,大臣去世後由內閣擬諡號,再由皇帝裁定。鑑於鄂容安出身翰林,通常情況下諡號會帶有“文”字。內閣提出了“文剛”和“文烈”兩個諡號供乾隆帝選擇。然而,乾隆帝認為這兩個諡號不足以完全表達對鄂容安的讚譽,因此親自刪去了兩個“文”字,最終定諡為“剛烈”,以彰顯其英勇無畏的精神。

乾隆二十六年(1761),乾隆帝進一步表彰鄂容安的功績,命令將其畫像繪製於紫光閣,並親自題寫讚語:“世臣知書,料善論兵。惜弗通語,遂弗燭情。變起倉卒,力戰命畢。用違其材,實予之失。”這句話不僅概括了鄂容安的學識與軍事才能,也表達了乾隆帝對其未能充分理解和利用鄂容安才能的遺憾之情。

結語

鄂容安的一生是忠誠與犧牲的典範,他不僅在其有生之年為大清帝國做出了巨大貢獻,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也選擇了維護國家的利益。這樣的精神,即使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深遠的意義。透過回顧鄂容安的事蹟,我們不僅能更加深入地瞭解清代的歷史,也能從中汲取到寶貴的精神財富。

:()古代歷史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