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多個方面。他的這些提議,反映了他對社會現狀的深刻洞察和對改善民生的強烈責任感。
鄭光策的思想深受明清之際幾位大儒的影響,特別是黃宗羲、顧炎武等人,他們都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鄭光策繼承了這一傳統,反對空談理論,強調實際的行為和成效。他不追求表面文章,而是致力於透過實際行動來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鄭光策雖有深厚的學識,但並不急於著述,他認為真正的學問應該先從修身做起,然後再推廣到社會,只有在無法改變現狀的情況下才會考慮著書立說。因此,他生前並沒有留下大量的著作,僅有一些詩稿和古文,自題為“西霞叢稿”。這些作品都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充滿了對現實的關切和對未來的展望。
在他去世後,梁章鉅根據鄭光策的遺願,編輯了他的遺稿,編成了《西霞文鈔》上下兩卷,並請汪志伊作序,由鄭光策的學生陳孔揚負責印刷出版。此外,還有《詩鈔》和《儷體文鈔》未能及時刊刻。
鄭光策去世後,士林中人無不惋惜。到了道光年間,林則徐看到鄭光策生前所畫的“抱膝圖”,不禁感慨萬千,揮筆題詩,表達了對恩師深深的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