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征破敵
傅爾丹在康熙年間初涉軍旅生涯,便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與膽略。康熙三十年(1691年),他承襲了三等公的爵位,並開始擔任佐領職務。隨著時間推移,傅爾丹的官職不斷晉升,至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被授予散秩大臣之職,成為朝中重要的軍事官員。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康熙帝西巡期間,發生了一件令人難忘的事件。當康熙帝駐蹕於祁縣鄭家莊時,行宮前正在進行一場騎射檢閱活動。突然,一匹受到驚嚇的馬失控衝向了康熙的御駕,場面一度十分緊張。在這緊急關頭,傅爾丹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迅速控制住了那匹狂躁的馬匹,避免了一場潛在的危險。康熙帝對此深感欣慰,並當場嘉獎了傅爾丹,賞賜他貂皮褂一件,以示恩寵。
此後,傅爾丹的仕途更加順利,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被任命為正藍旗蒙古都統。隨著職位的提升,傅爾丹在軍事領域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到了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他又被調任為正白旗蒙古都統。
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傅爾丹更是被授予了領侍衛內大臣這一要職,顯示出他在皇室心中的重要地位。不過,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由於某些原因,傅爾丹暫時離開了這個職位,被派遣率領土默特士兵前往烏蘭固木等地進行屯田作業。但很快,到了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他又重新回到了領侍衛內大臣的位置。
隨著噶爾丹勢力的擴張,清廷決定採取行動。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傅爾丹被封為振武將軍,負責北路的進攻,駐紮在阿爾泰地區。他與靖逆將軍富寧安一道,準備從兩個方向對噶爾丹勢力實施打擊。傅爾丹提議與富寧安分路進軍,並計劃在額爾齊斯河附近會合。然而,由於策妄阿拉布坦的使者前來請求議和,清廷命令傅爾丹暫停軍事行動,改為加強防禦。
到了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傅爾丹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在察罕廋爾築城的建議,得到了康熙帝的認可。隨後,他著手籌備軍事部署,以確保新築之城的安全與戰略價值。
最終,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傅爾丹指揮八千精兵自布拉罕出發,一路攻城拔寨,抵達格爾額爾格。在那裡,他與準噶爾軍隊正面交鋒,大敗對方,並俘虜了包括宰桑貝坤在內的眾多敵人。此外,傅爾丹還成功摧毀了準軍在烏蘭呼濟爾的糧草供應線,極大地削弱了敵方的戰鬥能力。在取得這一系列勝利之後,傅爾丹率部凱旋而歸。
二、防衛西北
在雍正年間,西北邊疆的局勢動盪不安,成為清朝統治者亟需解決的一大難題。雍正七年(1729年),面對準噶爾部噶爾丹策零的頻繁侵擾,清朝內部對於是否出兵西北產生了分歧。大學士朱軾、左都御史沈近思以及副都統達福等人認為時機尚未成熟,不宜輕舉妄動。然而,大學士張廷玉則堅決主張對西北用兵,以維護國家統一和邊疆安寧。最終,雍正帝採納了張廷玉的意見,決定再次出師西征。
為了這次西征,雍正帝進行了周密的部署。他任命傅爾丹為靖邊大將軍,負責北路進軍;同時,徵調了包括京師八旗兵、車騎營兵以及奉天等地的軍隊,共計數萬之眾,形成了強大的軍事力量。此外,他還任命了多位將領作為副將軍和參贊大臣,分別負責不同兵種的指揮和協調。這些將領各懷絕技,有的擅長騎射,有的精通兵法,共同構成了清朝西征軍的堅強領導核心。
在出徵前,雍正帝親自到南苑檢閱車騎營兵,並在太和殿舉行了隆重的授鉞之禮,將象徵軍事指揮權的鉞授予傅爾丹。同時,他還賜給傅爾丹御用朝珠、黃帶、紫轡等珍貴物品,以及白金五千兩作為軍費,並加封其為少保,以示恩寵和信任。傅爾丹率領大軍駐守在阿爾泰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