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後由其母楊氏產下的遺腹子,初由其三兄呂願良夫婦撫養,三歲時嫂子去世,才過繼到堂伯鴻臚寺呂元啟家中。
呂留良幼時即“穎悟絕人,讀書三遍輒不忘”,而後更是博學多藝,有二十四絕技,“凡天文、讖緯、樂律、兵法、星卜、算術、靈蘭、青烏、丹經、梵志之書,無不洞曉。工書法,逼顏尚書、米海嶽,晚更結密變化。少時能彎五石弧,射輒命中。餘至握槊投壺、彈琴撥阮、摹印斫硯,技藝之事皆精絕。然別有神會,人卒不見其功苦習學也”,時人視其為全才。
崇禎十七年,其三兄呂願良隨史可法鎮守揚州,至第二年呂留良亦與其侄呂宣忠散家財招募義勇抗擊清軍。
後魯監國立,呂宣忠被封為扶義將軍,返回湖州抗清,與清軍戰於瀾溪,兵敗後遣散所部,入山為僧,後因探父病回家被捕遇害。就義之日,呂留良曾為其送行。國仇家恨,使其痛心疾首,乃至“幼素有咯血疾,方亮工之亡,一嘔數升,幾絕。”
初落座時,陳文見呂留良左腿不大方便,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便是呂留良這段時期抗擊清軍之時左腿曾受過箭傷,乃至“遇天雨輒痛”。
兵敗後,呂留良一度隱居,至順治十年改名光輪應試為諸生,後與陸文霦一起點評滿清科舉的八股文,宣揚“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其民族氣節對士人學子影響極大,同時亦與如張煌言在內的抗清武裝相聯絡。至康熙年間,清廷兩度招呂留良博學鴻詞科,不應,削髮為僧。
死後四十七年,因曾靜謀反案,“我大清綠帽帝”“四爺”奴酋胤禛以“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呂留良於我朝食德服疇,以有其身家,育其子孫者數十年,乃不知大一統之義”為由剖棺戮屍,子孫及門人等或戮屍,或斬首,或流徙為奴,罹難之酷烈,為清代文字獄之首。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才有了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為報大仇,以選妃之名混進皇宮,後在雍正召其侍寢時以短劍將雍正刺殺,斬其首而去的民間傳說。而教授呂四娘武藝的甘鳳池,便是韋小寶的師傅獨臂神尼坤興公主朱媺娖的徒弟。
呂留良一生對曾經應滿清科舉的那段經歷甚為後悔和自責,曾多次以“失腳”來比喻這次出試,如:“誰教失腳下漁磯,心跡年年處處違。雅集圖中衣帽改,黨人碑裡姓名非。苟全始信談何易,餓死今知事最微。醒便行吟埋亦可,無慚尺布裹頭歸”便有此語。
此時此刻,呂留良由於還沒有開始點評八股文,名氣還僅限於他的老家嚴州府。錢謙益對此有所耳聞乃是因為此前呂留良抗清之事。
眼下呂留良還沒有參加滿清的科舉考試,而曾經撫養過他的三兄呂願良在去年冬天去世而呂宣忠早亡,更是讓其視滿清為死敵。這種情緒還沒有因生活所迫而冷卻,是故錢謙益手書一至,得知了錢謙益請他的原因,呂留良便動身與鄧起西前往錢家,而後則更是與陳忱一同南下金華,前來為浙江明軍效力。
不比陳忱,呂留良乃是陳文很早以前就打算招攬的人才,可是自身勢力不強,甚至可以說是朝不保夕,唯恐被人拒絕斷了以後的可能。尤其是不知為何,黃宗羲對他的那副始終不冷不熱的態度更是讓他對於招攬那些歷史上留下過大名的人物心存遲疑。
可是沒想到,今年取得了大捷後,不只是錢謙益親自前來與他商討“楸枰三局”的戰略,還帶了大筆的銀錢襄贊軍需,眼下更是為其送來了兩個歷史上留下過名字的儒生,除了感慨於錢謙益的號召力,陳文也明白這本就是在經過了兩年的奮戰之後由量變開始轉向質變的開端。
不似對其前來沒有絲毫準備的陳忱,陳文很早就幻想過將呂留良招攬到手後交給其人負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