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向李世民表明下心跡,不想朝堂的那些事情了,只在意奢侈享受人生。
李世民一下子賺了一萬多貫,自然是高興的,也很喜歡李超送的那三句話和那首詩。於是才有這手書國之干城賜字。另外李世民又賜下了一把扇子和一件續命縷。
扇子是李世民親自做的,續命縷是長孫皇后親手做的,兩樣東西賜給臣下,自然是榮耀無比,能夠當寶供著一代傳一代的。
“這第三件事情嘛,陛下讓我轉告相國。朔方鎮是相國一手打下來的,現在也還需要相國繼續鎮守好。五年之內,朝廷都不會再主動發起對突厥的戰爭,而這五年之內,陛下也不會更換朔方節帥。至少五年,陛下讓相國安心為國鎮守朔方五年。”
聽到這個訊息,李超有些驚訝。
但不是失望,反而是十分高興。在朔方多呆五年,這是好事啊。誰沒事喜歡回長安啊,在這裡活的逍遙自在,沒仗打了,以後淨是好日子了。回長安,估計忙都得忙死,可能還得受氣。
“其實還有一件事情的。”
“你說!”(未完待續。)
第505章 武舉
帥府,節堂。
王內侍笑著對李超道,“其實還有一件事,陛下讓某來,請李相國選三千武賁衛士,送入長安為北衙禁軍。”
李超沒有猶豫,笑著應下。
“這個當然沒有問題,不過如何個選法,還要王內侍來把關,我可以讓各軍府選人上來讓王內侍過關,也可以讓人陪王內侍下去各軍府選人。”
“就由相國讓下面把人選上來,我這裡過下目就好,我相信相國的眼光的。不過,不僅是從府兵裡選,朔方鎮十萬兵馬,選三千人。府兵、鄉兵,甚至是民間的壯士、義士也一樣可以選嘛。選中了,送往京城,就是北衙羽林軍的禁軍了,到時會給他們在京中分田授地,前途肯定更好的。”
北衙禁軍是在李淵的天子元從基礎上發展來的,這是一支獨立於兵部統領的十六衛之外的軍隊。因兵部在南衙,因此新建的左右羽林軍因此稱為北衙禁軍,重點也屯駐在玄武門,另一批屯駐在東宮。
這支軍隊不同於十六衛,雖然也是輪值,同樣授田。但最大的區別他們屬於常備軍性質,是募兵。領軍餉的兵,一開始數量不多,現在李世民打算擴大自己的這支親兵。左右羽林各一萬人,新擴之兵不直接招募,而是從邊關中揀選精銳。
“朔方鎮三千,河東、河北各兩千,另外隴右、關內、河西各一千。”
一萬來自大唐軍事重地的北方各鎮。
其中朔方鎮獨選三千,看的出李世民對朔方鎮的重視的。
“沒問題。”
現在朔方無戰事,鄉兵都解散了,府兵則是輪值。就算抽出三千選入長安羽林,也不影響到朔方防禦,何況這三千還不僅是要府兵,是要朔方鎮中條件最好的一些兵。
雖然可能有些府兵本來剛從關中來,在朔方落腳沒多久,又要回長安,有點折騰。但折騰也好,能選入羽林,前途無量啊。不說馬上升職加薪,起碼以後獲勳升職容易啊,何況當職業兵,能有固定的糧餉,這可就成了鐵飯碗了。
王朝初期的兵,可不是中後期那種兵,京中禁軍也會淪為權貴們的僕役,現在還是不一樣的。能入禁軍,獲勳升職的機會更多,這可是普通寒門百姓入仕的難得機會,高興還來不及呢。
選羽林這事李超很快就佈置了下去。
朔方八州,現在人口不算多,也就十萬戶左右,這還是因為剛收復下來,把隱戶逃丁都蒐括出來的原因,加之府兵和移民,這才讓人口突破了十萬戶。
朔方鎮現在反倒成了大唐人口戶籍較多的地方了,中原不少地方,人口普查戶籍清理就做的遠不如朔方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