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權,名義上是新王的,但是實際上卻是劉勝的。
而今,新王很清楚,劉勝心意已決,無人可以改變。
今日朝堂上之鬧劇,僅僅是劉勝心中還有他這位雲國君王,替其留下點臉面罷了。
故而說道。
“邙山之禍患,積年已久,一直是孤心頭之刺,難得劉愛卿有此覺悟,為君分憂,孤心甚是歡喜,著,振威將軍劉勝領軍八萬,滅邙山之患。”
聽到新王此言,梁泉又欲再言,卻是被其旁太師龔俊拉住。
劉勝得到回應後即說道。
“臣,尚有一事。”
“准奏。”
“臣之兒,已隨五止大師學成歸來,現正值二八之年,正是可為國奉獻之齡,臣欲舉薦,吾兒劉孝至為偏將,隨吾出征。”
聽罷劉勝之言,新王未有過多思索。
劉家將士,一直以來都是如此代代相傳。
只是如今到了劉孝至罷了。
而劉孝至之大名。
作為雲國新王,早已雷霆貫耳。
有見其一面之意。
如今正好劉勝引薦。
新王倒是想看看,這個劉孝至是否浪得虛名。
“准奏,著,劉孝至為本次出征偏將,隨劉勝出徵邙山流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雲國郊外軍營。
“眾將士們,邙山小賊近些年來,一直佔我雲國國土,佔地為寇,簡直是視吾等雲國虎狼之軍如無物,多次擾我國民,弄得人怨四起,燒殺搶奪無惡不作,如此下去,總有一天禍及我等家園,若再不剿滅,待哪一天,他們搶的就是我們的糧,奸的是吾等之妻,吾等作為雲國的守護之師,絕不容此事發生。”
臺下眾將士肅穆,列隊整齊,手持兵械,聽到臺上振威將軍劉勝之言,想起自家妻孩,頓時憤怒之色充斥其臉。
“現如今,我將帶領眾將士,踏平邙山,收復吾國領土,還我國人安寧,還我國邊境安寧。”
“踏平邙山,還我安寧。”
“踏平邙山,還我安寧。”
“踏平邙山”
劉勝說罷,臺下將士高呼口號,其聲音震天動地,久久不絕。
只見劉勝抬手壓下眾將士聲音。
“此次征戰邙山,由吾任主將,劉孝至任偏將,領軍出征,殺盡邙賊。”
“殺盡邙賊。”
“殺盡邙賊。”
“殺盡邙賊。”
“殺”
只見此刻劉勝手舉軍符。
“令,大軍今夜殺豬宰羊,整備全軍,養精蓄銳,三日後,即刻隨軍出發征討邙山。”
三日後。
很快,便來到出征之日,點齊兵將八萬人,只見劉勝大手一揮。
大軍浩蕩出發。
行軍半月,便是來到邙山近郊五十里處結營紮寨。
此事驚動最甚的,當然是邙山。
只見其營寨中,時而有三兩彪悍漢子來來去去,其手中卻是拿著棍棒刀槍,無一不有,觀其身姿卻是渾身匪氣。
邙山議事堂內。
端坐著五名魁梧大漢,此刻卻是愁眉苦臉。
位居首位者,即是邙山流寇之現任大當家,常畢通。
:()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