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心存善念,只需要做到,我不害你,就行了。”
“而他們對我的看法?當你以一個更高的視角去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他執,最終引動的,僅僅是認同感,你會覺得自己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這就是執的本質。”
“也就是說,執念,其實就是認同感。”
“現在你想想,在你看來,你我皆是畫中人的時候,我在修行路上已經走了一段路了,再回過頭來看,你在發表你的觀點,試圖將我留下,與你一起滯留低維世界。”
“在我看來,這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本質。”
“你還沉迷在世間劇情中,而我,早已覺醒。”
“我清楚地知曉,世界的本質和規則,我也知曉自己的本質,所以我不會因你停下腳步,最多,就是告訴你,該醒了,前面還有路要趕,我在終點等你。”
“他執,對於修行者而言,一笑置之罷了。”
“如今的世上,覺醒之人越來越多,以各種方式去引導世人,但是又能有多大成效?為什麼你無法引導世人皆修,最主要的問題,並非我執和他執,而是眾生執。”
“我們修行者,最缺的就是在領悟後,有所獲得後,與你論道者,與你辯證之人。”
“也就是因為如此,我輩行者,最難的,就是證道。”
“也因此,我們行者一直在證道,直到數萬年前,世上出現一聖人,他留下道經,頻振飛昇而去。”
“道經,並非用來教導世人入道,而是為修行者提供證道的依據。”
在劉孝至看來,當初的那位道德聖人,是何等恐怖,他做了什麼?竟然隔著數萬年,助如今的劉孝至證道!!!
“眾生執,是這世界上最大的執念,其實我執、他執,皆是因它而生。”
“不知道為何,如今世人一直將關注點放在我執,在我看來,僅僅是因為我執,是三執念之中我們唯一可以主動破除的。”
“但是眾生執,並非無法破除,眾生執,要眾生去破。”
“我們會發現早已有人去想辦法破除眾生執,因而出現了很多代表組織的權威,他們來為這些眾生執的事物進行定義。”
“也創造了,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用來控制眾生執。”
“但是,控制眾生執的這類組織代表,他們自身也存在著深厚的我執、他執。”
“這樣的人,如何代表眾生去解決眾生執?”
“這也導致了權威組織的信仰崩塌,導致了眾生執出現了不可控,引起動盪。”
“眾生,才是解決眾生執的主體。”
“少數服從多數,是在控制眾生執,但卻並非解決。”
“究其原因,就是覺醒修行,影響了代表權威的這些代表的利。”
“發現了吧,最終阻礙眾生執破除的,始終是因為這裡面出現了利。”
“他們不願意失去利,所以不會讓你踏上破除眾生執的道路。”
“而他們是誰?他們就是那個少部分的人,而我們,才是大部分。”
“發現了嗎?說著要少數服從多數的那部分人,依靠這個少數人定下來的規則,在利用眾生執,在控制著絕大多數的人。”
“這就是眾生執為什麼一直沒法解決的根源。”
“現如今,世上之人,皆在追求物質,拋棄精神,但是最終大家在獲得了物質後,又花費了極大的物質,去追求精神。”
“這是個死衚衕啊,是少數人,在刻意控制的迴圈,因為這樣,最終眾生便會形成推動物質運動的力,去為他們製造精神力量。”
“絕大多數人,都在努力地去追求物質,甚至荒廢自己一生,但是這少部分人呢?他們僅僅是提前覺醒,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