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到這樣的戰鬥,這是拿雙方士兵的生命在戰鬥。那些被摧毀的坦克上燃起的大火照亮了整個戰場,在古迅雷趕過來的時候,很多坦克還在烈火中燃燒著。
混戰持續到了十一點左右,雙方的指揮官也都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此時,已經有至少50輛美軍坦克被擊毀了,而第一騎兵師二團也損失了40多輛坦克。二團長在這個時候下達了退出戰鬥的命令,他讓三營留在了後面斷後,一營先撤,二營跟著撤出了戰鬥,在戰場外面阻擋美軍坦克,然後讓三營撤了出來。而美軍的指揮官只晚了五分鐘下達撤退的命令,已經有兩個坦克營徹底的失去了戰鬥力,美軍也堅持不住了。
張曉林在收到了二團的報告後,立即命令二團在整頓好隊伍之後繼續衝擊美軍,並且讓二團尋找美軍防線的薄弱位置進攻,不要與美軍纏鬥。接著,張曉林讓一團也將剩餘的力量組織起來,從正面壓縮美軍的防線。此時,張曉林率領的三團還在繼續前進呢。
古迅雷沒有去幹預張曉林的指揮,他只是下令讓翁羽做好參加戰鬥的準備工作。此時,古迅雷已經嗅到了勝利的機會,如果美軍被迅速擊潰的話,那麼就應該讓第二騎兵師迅速出擊,最好能夠一口氣打到阿米代爾,切斷美軍的退路。當然,僅僅用騎兵師去攻佔阿米代爾是不可能的,必須要有步兵部隊協同。因此,古迅雷從中午到達的第二步兵師裡抽調了一個步兵團出來,讓該步兵團配合第二騎兵師作戰。
戰場上,撤出了戰鬥的二團退縮到了南面五公里之外,在所有坦克都到達之後,二團長才發現只38輛坦克還能繼續作戰,在撤下來的坦克中,有6輛坦克的炮塔都被炸飛了,只是動力系統沒有受到損傷而已。
這38輛坦克立即重新組織了起來,排成了三列縱隊。在十二點之前,他們返回了戰場,戰鬥繼續打響了,而這次,二團的坦克手遭遇的不是美軍的坦克,而是美軍步兵構築的臨時防線。
佈雷德利抓住這寶貴的喘息時間調整了防線,如果說兩個小時前他還不相信遭遇了唐帝國的主力裝甲部隊的話,那麼現在他就絲毫不再懷疑,他所面對的是比他強大得多的唐帝國裝甲部隊。雖然這支裝甲部隊在戰場上的表現遠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強悍,但是其龐大的數量,高昂的鬥志,這些都足以擊敗他的裝甲部隊了。在不得以的情況之下,佈雷德利想到了撤退,他將最後兩個坦克營投入到了西面的戰場上,用其頂住迅猛突擊的第一騎兵師一團,而在南面的戰線上,佈雷德利只能投入步兵部隊。
在二團的坦克殺回戰場的時候,佈雷德利正在組織撤退。他先將撤出戰鬥的裝甲部隊集中到了一起,而這是他手裡最後的裝甲預備隊了,僅有21輛坦克還能夠繼續作戰。當時,佈雷德利最缺的就是時間,部隊要從進攻轉入防禦,需要的就是時間。為了加快撤退工作,佈雷德利不得不下令把那些無法開動,也無法在短時間內修復的坦克全部炸燬。接著,他就讓所有的部隊轉向撤回阿米代爾。雖然美軍此時距離阿米代爾也就不過50公里左右,但是絕大部分的美軍將永遠不可能到達阿米代爾了。
面對美軍步兵的防線,二團的突擊速度就快了不少。美軍的防線也是臨時修建起來的,沒有戰壕,沒有火力點,甚至連機槍堡壘都沒有。也就是說,美軍步兵是在平原上臨時修建的一條防線,甚至來不及佈設地雷。而在面對高速突擊的坦克時,步兵只能依靠堅固的防禦陣地才有可能擋住坦克的進攻。另外還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步兵手裡必須得有合適的反坦克武器,而當時美軍步兵武器中,唯一能夠威脅到25式坦克的就是“巴祖卡”火箭筒。
“巴祖卡”火箭筒是世界上第一種單兵火箭筒,但其最初設計目的不是用來對付坦克,而是機槍堡壘得防禦工事。在破甲威力方面遠不如德國的“鐵拳”,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