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的主要架構來自於戚繼光的抗倭事蹟,後面的史料原文基本上也都是從相關史料中搜集的,簡單改了幾個字。
其中,鄧元敬的人物原型是戚繼光與鄧子龍,林襄敏的人物原型是胡宗憲,王宗昌的人物原型是王士琦。
三箭定乾坤是戚少保年譜耆編中記載的真實事件,作戰的細節則是來自於定格動畫紀錄片《戚繼光》,強烈推薦。
林襄敏的軍資問題以及內閣的相關劇情主要是取材於當時的歷史以及《大明王朝1566》中改稻為桑的相關劇情。
蒲寧港之戰的原型是岑港之戰,南河城之戰的原型則是戚繼光的夫人防守新河城以及抗倭戰爭中王士琦的南原之戰。
王宗昌的墓葬的相關情節同樣是以王士琦作為原型,歷史上的王士琦雖然在抗倭援朝的過程中立下大功但死時在《臨海縣誌》中的記載確實是“帑無長物,旅櫬蕭然”,直到1954年墓葬才被發現,出土了一大批金冠金帶等珍貴文物,實際上是後來皇帝賜予的墓葬,改變了人們原本的認知。
徐先生當然就是胡宗憲的幕僚徐渭,歷史上他遠走塞外其實並無記載他與戚繼光有交集,書中安排他們見面是為了凸顯“封侯非我意”的主題,與某些養寇自重的歷史人物形成對比。
然後簡單說一下取材的基本原則。
之所以採用魔改的方式來寫呢,主要還是用真實的歷史存在許多弊端。
比如,歷史的真相誰都不知道,有些事件和人物只能透過史料原文記載去推斷,而有時候推斷的結果可能是大相徑庭的。
就比如說某個官員,史料中確實有許多貪汙、巴結權臣的記載,但同時他又做了許多實事。那麼他巴結權臣具體是為了謀私呢,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官位好做大事呢,這誰也說不清楚,不同人在評判的時候標準肯定會有很大的區別。
又比如一些歷史上的英雄人物難免會有一些缺陷,真正意義上的完人少之又少。
而且,很多細碎的歷史情節難以集中,情節上緊湊度會差一些。
所以就採用了這種魔改和縫合的方式,可能是把很多不同人物的事蹟放在一起,也可能是改變了某些細節。
就像《大明王朝1566》中把胡宗憲幾乎刻畫成了一個完人,這個肯定是與史實不完全相符的,更多的是表達一個美好的願景,表達一種期待。
更多是演繹性質的,而非紀實。
所以書中的一些英雄人物,本身也是表達一個美好的願景和期待,並不一定跟歷史上的原型完全符合。
儘可能凸顯這些英雄人物光輝的一面。
我寫完一段劇情都會把原型寫出來,大家也不用非要一一對號入座,如果對某個原型持不同意見,也可以保留。但沒必要因為某個原型在歷史上可能存在一個小瑕疵,就因此來將他全盤否定。
當然,我取材的時候,肯定也都會取材自一些公認的、毫無疑問的功大於過的人物,肯定不會出現給一些公認的垃圾洗白的情況。
最後求個月票,下個副本應該會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