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9章 軍營生活

當楚歌在京師忙著跟皇帝鬥智鬥勇的時候,趙海平剛剛結束了一天的訓練。

在之前,趙海平依靠著自己嫻熟的騎術和優秀的馬上功夫,毫無疑問地拿到了特刺效用的資格,並被分到了平定軍。

平定軍駐紮在平定縣城,在太行山的一道關隘前方,是當年齊朝太祖進攻太原城時臨時駐紮之地,也可以看成是從齊朝京師前往太原城的一條必經之路。

趙海平原本以為自己作為武卒身份,應該很快就會迎來一場與金兵的酣暢淋漓的戰鬥,但事實證明,他猜錯了。

來到軍營之後,他先是經歷了一段時間枯燥的訓練生活。

此時計程車兵訓練,沒有什麼特別科學的理論做指導,無非就是在校場上整齊劃一地反覆練習一些特定的姿勢,或者根據能力的不同,有其他的訓練方案。

比如騎兵的話,馬上功夫和騎射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只是由於此時的兵源實在是素質堪憂,所以這種訓練也不可能搞得太複雜。對於大部分的普通士兵來說,能拿著杆長槍,端起來之後勉強做出幾個刺擊、撥打的動作,就已經很不錯了。

這並不是誇張的說法,因為古代軍陣中的長槍是真的很長,有兩三米。這樣的長槍,即便槍身都是木質的,想要單靠拿著末端平舉起來,都是一件相當肥力的事情。

畢竟長槍的用法屬於是槓桿原理,以左手為支點,右手只需要移動很小的距離,槍尖就可以覆蓋敵人的頭、胸以及全身,但由此帶來的問題是手上的力道要足夠強。

所以這種訓練對於普通計程車兵來說,還是相當艱苦的。

趙海平畢竟已經在其他的歷史切片中練出了一身武藝,而且獲得的這具身體也是高大健壯,素質相當不錯,所以這樣的訓練對他來說已然無用,作為身份相對高一些的基層軍官,他很快就可以帶領、指導一些士兵訓練,或者自己跟其他的軍官有單獨的場地,進行一些自主選擇的訓練專案。

而讓趙海平比較難以接受的,還是軍營中的條件。

之前趙海平倒是也扮演過基層計程車兵,比如在“封侯非我意”那個副本中,他就扮演過鄧將軍手下計程車兵。

那時候他本以為,大盛朝中後期計程車兵待遇已經相當差了,但現在才發現,鄧將軍手下計程車兵,待遇已經算是不錯。

居住條件不錯,而且發足糧餉,這應該也是鄧將軍所帶領計程車兵能夠百戰百勝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而齊朝此時雖然還在王朝的前期,但冗兵的惡果已經全面地暴露出來。

從齊朝建國之初開始,朝廷就採用募兵法。

募兵制相對於已經崩潰的府兵制來說,當然是一種進步,但問題是,募兵的優勢在於可以有條件地選拔適合打仗計程車兵,並透過發足糧餉來給他們足夠的作戰動力,再透過職業化的訓練,讓他們獲得遠超徵兵的戰鬥力。

但問題在於,齊朝的募兵制跟正兒八經的募兵制,不是同一個東西。

齊朝的募兵制,基本上不會對招攬的兵源有太多的篩選,反而將之看成一種維穩手段。

齊朝的太祖皇帝就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可以利百代者,唯養兵也。方凶年饑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不幸樂歲而變生,則有叛兵而無叛民。

也就是說,只要是鬧災的地方,朝廷就會去募兵,防止亂民的出現。

這樣招來計程車兵,一來不一定有很強的作戰意願,本身只是因為遭遇大災活不下去了,當兵只是一種暫時的求生手段;二來不見得有足夠的身體素質和作戰本領,都是原本世代務農的貧民,各方面都不達標。

而且,大量的募兵會導致分攤到每個士兵頭上的糧餉減少,尤其是對於那些實際上不太能打計程車兵,就只給很少的一筆錢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