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圖很是懷疑地看了會兒郭嘉,最終還是無奈道:“你……你自己心裡有底就行,隨你怎麼辦吧。”說完搖著頭,揹著手離開郭嘉走到衝他招手的辛評那裡:不是他不想多提點些,而是看郭嘉那樣,你提了估計也跟沒提差不多,還不如待會兒等袁公來了,他說錯話時,多給他兜著點呢。
郭嘉看著郭圖走開,正要眯眼假寐,就見自己身旁又來一人,卻是辛毗。郭嘉眨眼看著身旁人:“佐治怎麼沒跟你兄長一處?”
辛毗淡笑著不答反問:“奉孝怎麼沒跟著一處呢?”
郭嘉輕笑:“沒看到我正在躲清靜嗎?”
辛毗嘆口氣,看看廳中和人交談的自家兄長,頗為憂慮地說道:“我恐怕也是來躲清靜的。”
郭嘉聽完眉一挑,什麼也沒說,呵笑一聲又合上了眼睛。
等了沒多久,袁紹就帶著幾個隨從帶著謙和笑意地從遠處而來。到廳門口時看到郭嘉,先是一愣,隨即笑容可掬地拉起郭嘉的手,便往廳裡走邊關切地問道:“奉孝先生身體可曾痊癒了?”
郭嘉微低著頭:“勞袁公掛念,嘉身體已然無礙。”
袁紹安心地點點頭,在主位落座後,看看下面的坐席,不由皺眉,指指自己身側不遠的空處對著身邊隨從說:“在這裡給奉孝先生加設坐席。”
郭嘉聞言趕緊攔了隨從,對袁紹淡笑著推辭道:“袁公賜座本不該辭。只是嘉在冀州非官非士,蒙袁公不棄,上得廳來已是惶恐。若在落座,豈非逾矩?袁公,還是讓嘉站在聽就好。”
袁紹皺皺眉,左右看了看,終是點頭認可郭嘉的提議,只是到底也沒真的讓他如他自己所說那樣去廳門口站著,而是著人給他準備了一張坐席在他不遠處放著,要是累了,他自己再坐下。
郭嘉淡笑著接受以後,就靜靜地立在那裡,嘴角掛笑的看著議事開始。只是他注意力有沒有集中在議事上就未可知了。
冀州府衙今天的議事很簡單。就軍政兩條,一條是討論要不要增加冀州稅賦;一條是討論要不要趁著公孫瓚與鮮卑時寇作戰,幽州內部兵力空虛,趁機進攻以奪取界橋以西的幽州城池。
在第一條上,大公子袁譚是覺得亂世之時,以兵為先,增加賦稅才能集增軍餉,廣招士卒;三公子袁尚則認為亂世撫民為先,民安則州治,冀州賦稅加不得。二公子袁熙看看大哥,再看看三弟,偷眼瞧瞧主位上捋著鬍子滿意點頭的父親,悶不啃聲地低下了頭。
袁紹聽完兩兒子說法捋著鬍子不吱聲,而是轉看著手下的謀臣將領問道:“諸公以為如何?”
他不問還好,一問之下,原本看著還挺和氣的帳下人立刻開始變得劍拔弩張:支援大公子提議的人是想方設法為袁譚爭取;支援三公子的則是旁徵博引證明袁尚說的對。
袁紹坐在諸位上,臉含笑意,一言不發,聽的相當有耐心。
郭嘉則耐著哈欠,強忍冷笑,看戲般瞧著一廳人唇槍舌戰。
他腦袋的清楚的很:從進廳看到大公子他就一副憊懶模樣地裝睡覺。而三公子那頭,袁紹能讓一個十四少年進廳議事,可見他對這個小兒子到底有多疼愛有加。看這兩位公子的年紀,大的那個不到二十,小的只有十四,這樣的年紀,就是再早慧怕也想不出這麼老道的建議。何況倆兄弟如今情形諸人都已習以為常,想來此景也算由來已久。兩個少年小小年紀就懂得爭權奪利,謀算手足,這背後除了底下人在見風使舵,推波助瀾,自然和上頭這位爺的放任縱容和偏疼偏愛也脫不了關係。
郭嘉這裡正面色鄭重地神遊太虛,那頭討論聲卻戛然而止,郭嘉驟然回神,就見無數道目光投注在他自己身上。上座袁紹也正微微皺眉地看著他。郭嘉眼一閃,剛要推測發生了何事。就聽一邊辛評輕咳一聲,不著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