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1部分

是內容上都不能亂寫,自古科舉寫文章就是這樣,雖說這樣頗為迂腐,但也是最基本的規矩。

而最具借鑑意義的模板恐怕就是大約十年前左右的那次合作了,當時急需引進大機組技術,一機部與水利電力部開會討論,經計委、經貿委、進出口委同意,擬文上報國務院審批。三委根據國務院精神進行後續指導。

現在情況則滑稽了很多,在此討論的並非機械部與電力部的代表,而是大研所與籌建處的代表,低了幾個級別,這也是情非得已,因為上面人根本對不上,現在的電力部幾乎是拒絕合作的狀態。

那麼檔案的程度也就變了,不要再是那麼大的政府層面。而是稍微降低一下,指出電力部超臨界招標中的契機。同時直接報文至國務院也實在跨太多級別,上書計委更為合適。

確定了審批方與主體精神,下面就是確定檔案框架,這也是個技術活兒,就像做論文一樣,總要有緒論、論述與結論。這類檔案同樣要引出話題介紹狀況。引深分析現狀,最後正式提出建議,讓上級審批。

本身這對張逸夫也並非太複雜,腦子裡隨便抽一份檔案為模板即可,但這次是與大研所聯名。相當部分內容措辭也是需要雙方面斟酌的,不可自說自話。

就措辭與敘述,大家分別展開討論,秦玥與阮湄也奮筆疾書,記錄確定的內容,首尾措辭由段有為和遲大慶來定,他們浸淫更久一些,更清楚力度與技巧,中間現狀分析與解決方案建議則由張逸夫主導,他是將北漠論證鑽研透徹,並且與外國廠商有直接交流的那個,最清楚應該如何論述。

在這中間,也存在一個有爭議的點。

那就是以何種方式來落實技術引進。

根據歷史經驗來看,除去蘇聯的技術援助,我們花錢買技術的流程通常是經過上百人曠日持久的談判後,最終簽訂技術轉讓合同,這個前期工作甚至會長達數年,然後開始消化吸收再研製,對方提供技術和人力指導,生產準備大約三年,投料試製又是三年,安裝除錯再兩年,基本上“兩個五”就過去了。

這次不同,大家都希望把技術轉讓和北漠電廠的事揉在一起,直接展開實戰,在實戰的過程與刺激中更高效率地落實,同時成套機組的利潤誘惑也會刺激廠商。

無償轉讓只是張逸夫買大白菜式的一刀砍策略,他自己都知道這樣做可能性不大,所以一開始就把它作為談判的籌碼,需要適當加入經濟利益來落實這件事。

商討之中,張逸夫提出了一種更為效率且合理的方案。

與大張旗鼓搞引進不同,咱們這次暗度陳倉地搞,當然這套方法並不是他原創的,實際上他聊的就是將來三溪的玩兒法。

北漠分四期,一期兩臺,這是板兒上釘釘的,那麼流程上可以這樣,其中一期、二期的機組由國外廠商提供,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已經展開合作,中方技術人員參與其中,外方開始指導中方的研究機構與廠家,待到三期之時,上的就不是外國廠商的裝置了,而是雙方合作製造出來的機組,最後四期,則要上馬純國產機組。

這是一段近十年的合作,我們承認技術差距,並甘願為這個差距付錢,但錢要付得值得,首先你揹著我跑,然後你拽著我跑,最後甩開你的手,我要自己跑!(未完待續……)

517 靠譜兒

這套方案的優質之處,首先就是引進研發生產兩不誤,由技術先進的外國廠商揹著你,抱著你跑,領導想要的成績有,長線的研發也不缺,同時基本不耽誤北漠工程。

其次就是以戰煉兵,直接就真刀真槍的幹,根據合同的要求,也牽著外國廠商通力合作,避免拿了錢後就有一搭無一搭。

最後一通百通,十年磨一劍,北漠也許確實是一個耗資巨大,好大喜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