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在1915年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爆發後,在當時的陸軍部次長徐樹錚的指示下,中華民國兵工署向丹麥訂購了兩批“麥德森”機槍共計1200挺,並且打算讓國內兵工廠自行仿製,因此還訂購了多臺機械。但在1915年8月,生產的全套裝置及圖紙在海路運輸途中被得到了訊息的日本軍艦野蠻炸沉於海上。儘管國內兵工廠透過從其他途徑獲得生產圖紙(清末時期所仿製過的剩餘圖紙)和對手頭上的“麥德森”機槍進行拆解測繪仿製並取得了成功,但只生產出數量很少的“麥德森”機槍,最終未能大量生產。直到戰爭結束,“麥德森”機槍只在少數戰場上出現過,起到的作用不大。
由於“麥德森”機槍效能可靠,故障率很低,故爾很受一些接觸過它的中**官的喜愛,而當楊朔銘打算給自己的部隊配備新式機槍以取代笨重的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時,一些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麥德森”機槍,但因為射速較低,而且製造工藝複雜,技術要求又高,最終沒有入楊朔銘的法眼。
而楊朔銘給出的設計方案,卻是剽竊自幾十年後德國人的一款極為優秀的設計
“模樣是有些不好看,但東西絕對是好東西。”廠方負責人象是知道軍官們會有此一問,自信滿滿地一笑,說道,“楊將軍當初設計的其實比這還難看,我們還進行了改進,楊將軍要求的指標,沒有一項沒達到的。”
“打一下我們看看。”負責軍需後勤的一位年輕軍官彭慶中說道。
接到了命令的試槍手跑步上前,以極為熟練的動作架好了這挺通用機槍,開始朝著早就擺設好的標靶進行射擊。
“嗤嗤嗤嗤嗤……”
伴隨著彷彿撕裂亞麻布的怪異槍聲,當最後一顆彈殼從槍膛裡帶著微燙的溫熱彈跳出來後,站在射擊臺後面的所有人都被這種機槍所表現出來的強大威力震住了。
僅僅不到十秒鐘,試槍手便將長長的上百發彈鏈全數打光,若不是試槍手在射擊期間為了控制精度,中途進行了調整,幾次中斷了射擊,這個時間很可能再提前。…;
彭慶中瞪大了眼睛,看著面前的靶子,此時立著的木質人形標靶已經被打得稀爛,而放置在旁邊的沙包、磚牆、木樁等試射物體均被子彈無情的穿透,留下了令人觸目驚心的斑痕,而放置在不遠處的試驗用模擬屍體也已經變成了噴血的漏壺。
“好槍好槍真正的好槍”
“還真是‘槍不可貌相’啊”
“就是要是上次打倭寇就換裝備了這種機槍,咱們那就是專業的收屍隊,根本就不需要俘虜了,不管倭寇衝上來多少人,只要有幾挺這樣的機槍,我都可以不用迫擊炮的支援就將他們全部放倒。”彭慶中兩眼放光地看著眼前造型粗陋的通用機槍,感嘆道。
“具體資料,說下吧。”一位軍官讚歎不已的說道,“行的話,今天我就拿回去顯擺一下。”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些機槍是經過改進後批次生產出來的,全槍含腳架12公斤,口徑為7。92毫米,使用7。92毛瑟槍彈,既可以用250發彈鏈供彈,又可以換裝80發彈鼓供彈,槍口初速每秒752米,每分鐘射速為1000發至1500發左右,採用槍管短後坐方式進行自動復進,全槍長1270毫米,槍管長545毫米,有效射程850米。楊將軍稱之為通用機槍,因為射速快,火力猛,咱們這裡的人管它叫‘火輪盤’。”
“為什麼叫通用機槍?是不是既可以當重機槍用,也可以當輕機槍用?”彭慶中象是明白了什麼,問道。
“然也。”廠方負責人笑著點了點頭,似乎對軍官們的反應早在意料之中。
“加上三腳架後有效射程可以提高到1000米,同時精度還可以提高不少,只是重量也增加到了2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