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老人再一次站在鐘樓小鎮副本的屏障之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這世上有一種人,越是自己喜歡的東西越是要放到最後品嚐,對待越是珍視的東西就越是忍耐,自己期待已久的遊戲、小說,在發售的第一時間購買後卻反而不玩、不看,屢屢拿起最後還是放下,頗有一種近鄉情更怯的糾結。
隱匿老人就是這樣一種人。
在吃水果拼盤的時候,最喜歡的草莓一定要留到最後和巧克力一起享用,最討厭的水果卻會因為‘礙眼’而第一時間‘解決’,即便屢屢發生吃飽了、無法盡情享用最愛的草莓的情形,他也難以改掉這個微妙的習慣。
甚至還發生過被煩人的遠房親戚家中那些一表三千里的弟弟妹妹們從盤裡偷走細心保留下來的草莓的事情,他們非但沒有絲毫歉意,還非得火上澆油地說一句:“我看你一直不吃一定是不喜歡吃,那我就幫你代為解決啦~不用謝!”
——真真是扎人心窩子。
所以說家裡人太沒有邊界感的話,就容易養出格外注重邊界感的孩子,這大概也算是一種物極必反。
而他看小說、追劇、玩遊戲的時候也是如此。明明即將到達最精彩的部分,馬上就要揭露謎底點燃讀者\/觀眾\/玩家積蓄已久的情緒,迎來全書\/全劇\/遊戲最動人心魄的高潮之時,隱匿老人卻會在這臨門一腳的關頭手指一顫,合上書本、按下暫停,或是在boSS房前淺淺存一個檔,然後告訴自己要等時機最完美的時候好好欣賞,卻從此再也沒有接著開啟過那些作品。
他每次都告訴自己要醞釀出絕佳的情緒狀態,好好地享受這些精品大作,卻又說不清到底什麼樣的心情才能算是‘絕佳’,便明日復明日、一天拖上一天,直到遊戲機積了灰、書本落了塵,也沒能重新踏入那一場場戛然而止的幻想冒險之旅。
他手頭大大小小數百款遊戲,有一半的單機都停留在了最終的boss房存檔,硬是沒有打下去。
這破習慣大概勉強能算是一種心理疾病,又或許只是因為隱匿老人並不擅長面對自己的部分情緒——比如悲傷、憤怒、痛苦和失去……
社恐便是這樣一種奇妙而矛盾的生物,他們像是海蚌一樣,用厚厚的硬殼拒人於千里之外,藉以保護自己柔軟的內心,沒有開始就不會有結束,沒有相識便不用應對別離,不曾得到就不會知道自己失去過什麼,不去做就不會錯、便不用糾結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可這一次,他要通關的不是一個可以被永久放置的單機遊戲,而是網遊。
雖說這副本仍是一個需要獨自體驗的單人本,但就像寧靜之海說的那樣,這仍是一次團隊合作,還有其他玩家在期待著他推進進度打出結果——無論是好是壞,皆是進展。
他糾結了許久,又拖延了好一陣,如今連賽博戰鬥人偶都已經研發完成,再找藉口似乎也不大合適。隊友們的期待,就像是一雙雙大手,託著他的後背,抵著他想要後退逃跑的心,支撐著他向前。
“是時候了。”隱匿老人給自己打氣,嘗試找出更多攻略副本的理由,“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這幾天也無聊得很,寧靜之海也騰不出空來,這個時候難道不是攻克單人本的最好時機嗎?”
寧靜之海練了新職業魔術師,為了獲得魔術技能,他這些天都在忙著滿世界擺攤表演魔術,暫時還騰不出時間和他一起去跑新主線。
寧靜之海第一次擺攤表演的時候,隱匿老人陪著去了一次,既當觀眾又當託,只是圍觀的人實在太多,給隱匿老人留下了深重的心理陰影,第二次說什麼也不肯再去了。
這樣想想的話,跟大庭廣眾之下表演魔術比起來,還是單人本比較好玩啊!
隱匿老人反覆地在腦內上映了各種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