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師。
參戰軍第十四師在綏遠原第三師韓復渠第九旅的基礎上編成,王庚給他補充了2個補充旅,同時給外蒙古庫倫的吳佩孚又補充了一個補充旅,使得綏遠、外蒙的參戰軍總數達到三個師9個旅的滿員編制。
韓復渠也成為參戰軍中第三個從旅長走上師長崗位的將領,而此時他不過二十九歲,10個月前只是16混成旅的一個營附。
與此同時,參戰軍航空隊則向吳佩孚的外蒙古庫倫派駐了1個se5的戰鬥機中隊、2個dh4偵察轟炸機中隊,以上每個中隊的編制都是16架,此外就是一個包含12架飛機的漢德利佩季0/400重型轟炸機中隊。同時給駐防哈爾濱的王廷楨也派去了同樣數量的航空隊。
和中華福道汽車公司一樣,引擎是一切的源動力,王庚第一步的目標是根據轉讓的生產圖紙和授權專利,用進口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仿製引擎,第二步則是上述四種引擎的國產化,之後才是國產新引擎的研發,1918年中國的機械工業和鋼鐵工業技術和歐美還有差距,要做出合格的引擎,高質量的鑄鐵和鋼材必不可少。
中華鋼鐵公司在宣化基地的鐵礦已經投入生產,火力發電廠、鍊鐵、鍊鋼、煉焦等分廠也將於1月底開始先後投產,試投產的宣化鐵礦一期工程預計年產鐵礦石80萬噸,而鍊鐵廠的第一座450噸高爐已投產出鐵,第二座450噸高爐在2月底前也能完成安裝除錯投入生產。屆時日產生鐵將達1000噸,年產生鐵30萬噸以上。
宣化鍊鋼廠第一期建有140噸平爐三座,預期年產鋼15萬噸,而用於冶煉合金鋼、炮管鋼和工具鋼5噸電爐三座,預計將年產合金鋼、炮管鋼等特種鋼材5000噸。
第一期工程將於6月底前全部完工並達到預期產能,下半年將繼續開始宣化鋼鐵聯合基地的第二期工程,到年底前將把鐵礦石產能擴大到年產160萬噸,生鐵和粗鋼的年產量俱都翻番至60萬噸和30萬噸,電爐特種鋼則提高到年產1萬噸。
宣化鋼鐵聯合基地的主要焦煤和火力發電用煤則主要來自於英國人掌控的開灤煤礦和山西井陘煤礦,透過津山鐵路津京段以及京綏鐵路日夜不息的往宣化基地運煤。
隨著宣化鋼鐵基地的投產,宣化兵工廠的炮管鋼和槍管鋼原料將逐漸不再依賴進口,而中華福道汽車以及中華飛機制造公司的發動機引擎生產也將獲得生產引擎急需的鑄鐵和引擎鋼材,宣化鋼鐵廠的軋鋼車間和拉絲車間將逐漸能提供世界質量水平的各種裝甲鋼、不鏽鋼、彈簧鋼、炮管鋼和槍管鋼等等。
可以說,王庚花了9個月的時間用美式軍火武裝起一支唱著三大紀律九項注意的新式軍隊,並半年內建立了任丘油田和宣化鋼鐵聯合體基地,初步建立起圍繞著能源、鋼鐵、兵工、汽車和飛機等新興產業的重工業體系雛形!
與此同時,參戰軍的指揮體系則體現在以混成旅為基本單位、以整編師為方面軍單位的雙重領導機制,在北方六省的《三五七減租條例》和減免田賦、免除所有攤牌和捐餉等舉措,則為改善和提高民生,穩定北方各省農業基礎和保持社會穩定起到了關鍵作用。
事實上1918年中國面臨的挑戰比上一年要大的多,在外部,俄國不可避免的內戰即將爆發,而王庚為參戰軍設定的目標是在東線收復所有自《中俄尼布楚》條約以來所有被沙俄侵佔的領土。
在內部,8月份之前全國範圍內的眾議院選舉將成為各派勢力的角鬥場,皖系內部、直皖之間、南北之間、南方內部諸多政治勢力錯綜複雜,如何在追求憲政和軍隊國家化的旗幟下保持參戰軍的銳氣和忠誠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要避免內戰的同時還要爭取透過憲政使得國家向統一和民主的方向靠攏。
一句話,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