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1頁

趙甲第被王半斤挽著手臂,步伐緩慢,一路上見到牌照最牛叉的是兩部奧迪a6,一輛出自總參,一輛掛京g6,王半斤如數家珍,把一輛輛車的來歷數落過去,一如既往的尖酸刻薄:「其實一些牌子都是報廢車上摘下來的,沒進電腦銷號,車管那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重新使用了。還有那些個車證看著就搞笑,過期多少年了還捨不得拿下來。這輛掛a82段的路虎看到沒,最煞筆,是韓洪那二逼的,本來早就該歸還回去,但韓洪那個在國家電網當老總的老爹捨不得,原先是裝在奧迪a8上,後來韓洪滿地打滾要了過去,沒事就跑長安路上去顯擺,忽悠外地人,紙老虎罷了……不過呢,大多數都是貨真價實,可惜咱們家的不多,也不牛。我叔可能算是最出息的一個了,但也才副部級,所幸是實權部門,總算長了一點臉面。瞧,這部京82就是他的。你小心點,二叔的女兒,王嚴妮這妞最勢利,等下你少不得被她挖苦,你做好心理準備。再有就是梅姨因為上次偷跑去上海的事,對我還有怨念,你得幫我說好話。」

到了。

掛有大紅燈籠的四合院門口站著穿著喜慶氣的王竹韻和梅姨,還有一些男男女女,趙甲第一個都不認識,偷空瞥了眼大門上的春聯,毛筆寫就,顯然是王家老太爺手筆,筆力虯勁。看到趙甲第和王半斤,王竹韻和梅姨的笑容顯然要真誠許多,其餘王家成員則象徵意味很濃,大多以審視的眼光看待叛徒趙家的不速之客,只不過都隱藏較好,不至於流於表面,唯獨一個站在清雅中年男人身邊的年輕女孩,虎視眈眈,談不上半點善意。趙甲第陸續喊了聲大媽和梅姨,梅姨幫著介紹,門口站著的都是王家的嫡系成員,尤其是王清平,老王家第三代的中流砥柱,還主動伸手與趙甲第輕輕握了一下,他可以算是借幹部年輕化的大好東風崛起上位的典型,國內最年輕的一批高幹,知識技術性精英官僚,畢業於北大,博士學位,一身儒者風範,一半緣於先天優勢的家教身世,一半靠自身後天努力積澱,但談不上官威,甚至說官味都不濃。

除了氣態中正平和的王清平和一臉倨傲的女兒王嚴妮,還有王半斤的三叔王清河,在人民日報工作,擔任職位不高,妻子則中國神華就職高管,膝下一對兒女都還在上大學,一個清華,一個人民大學,夫妻子女一家人都面容安靜,並無鋒銳,偏向書香,老王家第二代香火不旺,例如王半斤爺爺就早早去世,老太爺的小兒子目前在南方養老,與老太爺老死不相往來了半輩子,想必是有著解不開的天大疙瘩,王半斤不愛說這些,趙甲第也就無從得知這個三代人都在走下坡路的紅色家族內幕八卦。

他跟每一個人都客套過去,最多能勉強算不卑不亢,再無更多畫蛇添足的氣勢。

進了四合院,院子是四進格局,很是誇張,足以見得當年王家老太爺在政壇上的能量。光是院子有四個,前院,中院,正院,還有一個後院。前院中有一排柿子樹,趙甲第記憶最深刻鮮明的那棵老榕樹栽在後院中,四合院這會兒住了六七家人,大多數都是春節期間暫住,跟一般紅色家族一樣,後代們都搬離了最初度過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的院子,但也有一些佔據歷史悠久衚衕小院的家族則是家道中落,院子都被國家回收,王半斤一家始終住在面朝正院的東廂房,誰都清楚家裡老太爺老祖宗最是寵溺這個曾孫女,本來有望跟王清平一起擔起家族中興眾望的王竹韻去了舟山普陀島後,王半斤也出國留學,本就安靜的四合院愈發冷清,正應了第三輩名字中的「清」字。王清平王清河兄弟都住在中院房間,其中後者是常住,就職於清水衙門,加上老太爺最憎恨子女後代在經濟問題上犯錯,學者王清河相比較單位分配的房子,還是樂意住在藏書頗豐的四合院,一來有老太爺坐鎮,沒誰敢吃了雄心豹子膽來煩擾,二來一對子女能夠接受老太爺的親自指點,是最大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