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柱之上,有琅霄正法四字。
除此之外,還有兩行字,分別為:靈光常存,嘯命風雷,斡旋造化,無所不達;大道無言而包羅萬有,道法無言而有靈有應。
淺而易見,那是兩句道法真言,與琅霄正法四字相輔相承,看似易懂,卻又要義有別而晦澀高深。
當眾人皆在觀望揣摩之際,元信子左右踱步,手拈鬍鬚,一邊皺眉忖思,一邊自問自解道:“何為琅霄正法?當為道法神通主旨所在,衍化行用之道。由大道而入道法,方有變化。唯有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夠明瞭大道,才可以行用道法。此界取名琅霄天,是謂無中有無,萬靈自生……”
無論仙魔,道法乃是根本。只要是個修士,便沒誰會錯過境界的感悟,更何況此時此刻的機緣奇遇。
元信子腳下一頓,手扶著鬍鬚停了下來,繼而轉向林一,擺出討教的口吻,興致勃勃地說道:“在下見解粗淺,不知林尊以為然否……”
林一與左右的厲粟等人並無二致,同樣是默默關注的神情。見元信子動問,他眼光一瞥,應聲道:“然……”
元信子挺直了腰身,兩眼閃亮,枯瘦的雙頰倍顯精神,旋即又手指玉柱,津津有味地又道:“之所謂入道從法,道之包羅,天地默運,無所不達。故而,道即法也,法即道也。呵呵……”
如此一番見解很是簡明扼要,且又精闢入裡,不僅詮釋出了道法的要義精髓,還體現了一位洞天高人的不凡境界。厲粟等人即便是心存芥蒂,依然忍不住連連點頭!
不過,有人的見解更為直白簡單。
林一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說道:“無德行不足以言道,無誠敬不足以談法……”
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而與自己所說的有關嗎?元信子帶著笑臉隨聲看去。
林一沉吟了下,轉而又道:“正法、正法,就是一個好好走路的法子,呵呵……”他迎向元信子,報以微笑,神色隨和而坦誠。
元信子卻是笑臉一僵,隨即手拈鬍鬚而緘默不語。走路的法子?敢情自己的一番真知灼見,竟成了週歲小兒都懂得的挪步之法……
厲粟五人本以為有所感第一千三百零三章行用之法
悟,隨即又糊塗起來。道即法也,法即道也。遑論其他,僅憑這八字真言,至少元信子看起來更像是一位境界通玄的高人!而林尊分明在說笑話,難道不是嗎?
林一將元信子的神情看在眼裡,又是淡淡地笑了笑。平心而論,他倒是有些佩服這個曾經的對手。
元信子已活了數萬年之久,不管是修為、還是見識,均有不凡之處。尤為是心智敏銳,且悟性過人,並對道法的認知頗有見地,即便是林某與其相比,也要稍遜一籌……
不過,林某方才並非說笑。
走路,人人都會。而真要想好好地走完一生,卻並不容易!
道法,人人都懂。而知行合一、本我常在,且不失德行道義者,試問又有幾人?
那玉柱之上的幾行字,應為前人所留,只須稍加揣摩,並不難體悟領會。僅止於此,則不盡然。要知道諸般仙法神通,皆源自於陰陽五行,固然將之諳熟於胸,卻未必施展自如。林某的感悟每每不足,或許便是這個緣故。而那所謂的景霄正法,恰好點明瞭行用要旨。倘若前後兩者合一,來日或有所得。由道入法,以法行道;有天地而承載萬物,以氣機而變化無窮,便可呼風喚雷,扭轉乾坤。正法,當如是!
而如上種種,或許另有所指亦猶未可知。九天塔層層不同,且拭目以待……
元信子憋悶了片刻,忍不住自語道:“奔波三月,徒勞無功。唯有坐等,方見端倪……”見眾人猶在遲疑觀望,他搖了搖頭,只得揚聲又道:“我等耽擱甚久,趕路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