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部分

戰刀看來洪波這把佩刀簡直就像是弱不禁風。但士兵們見到洪波抽出此把細刀立即就是屏住呼吸,大氣都不敢喘一口。而唯一想要欲言又止的則是洪波身邊的裨將。

此時五千騎兵已經整齊劃一地排列成隊,浩浩蕩蕩地擠滿了城中大道上。洪波手裡拿著細刀斜垂於身下,步履穩健有力地走到眾士兵前,立足站住。

他一個人面對著五千騎兵,但是身上的氣勢卻蓋過了五千人。

洪波身上忽然溢位金色元氣來,配合著一身流彩戰甲和背後迎風招展的猩紅斗篷,洪波威勢赫赫。他舉起手中細刀,倏忽地往旁一揮。

“叭”

一聲細小的聲音響起,在洪波刀指之處一座三層樓宇應勢一分為二。緊接著便是轟隆巨音,樓宇完全倒塌下來,煙塵揚起十多丈高。

洪波聲若洪鐘地道:“不滅盡殺我國民者誓不休!是荷尼男兒的現在就跟著我前去殺敵”

“殺!殺!殺!……”

場下五千騎兵一致扯開的嗓音如轟雷般巨大,接著洪波並沒有回到馬背上,他直接漂浮於虛空上往從剛才所得知敵軍所在的方向去。五千騎兵策動座下戰馬,整齊劃一地跟隨洪波而去。

而惟獨那這名裨將沒有跟著大家一起去,因為他知道敵方軍力有十萬之眾,僅靠這五千騎兵根本無作為,簡直就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就算洪波是靈化期的煉氣士,但敵方軍中就沒有利害的煉氣士在嗎?從那倒下的城門和損毀嚴重的城牆可以知道,而且從甲賈城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被攻陷洗掠的情形來看,雙方交戰肯定只是一瞬間的事,就從城門被破起決定了甲賈城內一萬多名百姓滅亡,而且從四處城門都有過激烈戰鬥的跡象來看,敵方兵力肯定分散將甲賈城包圍,不漏掉一人的做法,能有這樣的兵力說明了五萬之數不虛啊。

而這些事洪波肯定早就知道,但這名裨將也知道平日裡一向冷靜做事嚴謹的洪波如果真的動怒了的話就回無法挽回,既然此事洪波意已決,絕不會回心轉意,而裨將也知道自己根本無力勸阻洪波,又加之眾人群情洶湧,所以他現在得趕回琅琊大營通報此事。裨將也明白到洪波是個心思縝密的人,他也知道朝廷給琅琊的命令是等候,所以琅琊斷不會貿然派兵行動,而洪波現在的行動也並非琅琊授予的,琅琊派派出這五千騎兵出來只是為了解救甲賈城而不是追擊敵軍。洪波和五千騎兵此去能不能回來尚未知,但他們這樣的舉動明顯是違反軍紀,私自帶兵更有叛逆之罪,就算能活著回來都會受到軍法制裁。

不是說裨將見到甲賈城的情況無動於衷,沒有跟洪波跟五千騎兵一樣殺敵的衝動,而是他知道就算多他一個也於事無補,反而他應該趕緊彙報關於敵軍的情報朝廷,務求儘早促使朝廷頒下命令出擊,這樣才能有救到洪波跟五千騎兵。

第一百一十一章 濟州戰事(下)

荷尼帝國,帝都“九龍塵城”。

在這座千古名城中百姓安康樂業一片祥和之兆,和現在處在水深火熱隨時都會受到家財被掠性命不保的濟州百姓截然不同。

城中繁華鼎盛,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絡繹不絕。九龍塵城不愧是荷尼帝都就是街道的寬廣和普通百姓的穿著都要比濟州好上不止一籌來。而且城中治安良好,縱然喧囂吵鬧但大家都十分規律。

而相比起城中熱鬧的氛圍,同一城中皇宮卻顯得落針可聞,靜悄悄的。不是說皇宮沒人在,單是十步一崗的宮中禁軍便是無處不在,穿庭而過的官僚也是多不勝數,還有宮中為數眾多的奴僕下人。

荷尼帝國的皇帝居住的皇宮名為“居?”,?有日的意思也就是天上太陽,觀萬里穹蒼從古至今只有一個太陽在天,因此居?則預示著真命天子所居之處的寓意。

平日裡居?宮並不顯得此般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