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頁

之戰的前一年,即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大會諸侯,希望那些依附楚國的國家改換門庭,奉自己為盟主。楚人雖然肚子裡冷笑,卻也裝模作樣地表示同意。於是到了秋天,襄公便再次大會諸侯,準備扎紮實實過一把老大的癮。

對於這件事,子魚當然也是反對的。反對無效,便建議襄公帶著部隊去。誰知宋襄公的書呆子氣又發作了,或者認為江湖老大更應該像個君子。他說,我們講好了誰都不帶兵的。我提出的規矩,我怎麼能破壞?

結果,宋襄公被楚人俘虜。19

這時的襄公,倒是頭腦清醒了。他很清楚,能救宋國的只有子魚。實際上子魚原本也是可以做宋國國君的。他是襄公同父異母的哥哥,因為庶出而不能立為太子。宋桓公病重時,當時還是太子的襄公曾經建議父親傳位於子魚,因為子魚既年長,又仁義。桓公表示認同。子魚聽說,立即飛快地跑開。他說:弟弟能把君位都讓出來,還有比這更仁義的嗎?

襄公這才成為國君。20

此刻,做了俘虜的宋襄公便託國於子魚。襄公說:哥呀,快回去鎮守國家吧!這個國家,就是哥哥你的。寡人是因為不聽忠言,才落得這個下場啊!

子魚則說:君上就是不講,國家也是臣的。於是立即回國加強戰備。宋國國人也同心同德,準備迎接楚人的進攻。楚人傳話給宋人:不妥協,就殺了你們的國君。宋人則說:抱歉!承蒙列祖列宗保佑,我們有國君了。楚人要挾不成,只好放了襄公。襄公自由後,就跑到衛國,準備在那裡度過餘生。子魚說,這個國家,臣是為君上鎮守的,君上為什麼不回來呢?便把襄公接回國來。

這個感人的故事,記載在《公羊傳》,司馬遷的《史記》沒有採信,因此是否可靠不得而知。而且回國以後的宋襄公,也並沒有接受教訓,第二年又自不量力地去討伐楚的同盟鄭國,並與楚軍戰於泓水,受傷而死。

《公羊傳》的故事如果可靠,那麼襄公和子魚,就堪稱當時最好的君臣和兄弟。至少,是之一。

這很重要。因為在周代,甚至在整個中國古代,君臣都是最重要的關係,君臣之義也是最大的義。在春秋時期,它甚至是不分國別的。因此即便在戰爭中,外邦的臣子見了敵方的君主,也得恪守臣禮,讓他三分。比如在鄢陵之戰中,晉國的下軍統帥韓厥和新軍副帥卻至,都有機會俘虜楚的同盟國國君鄭成公,但他們都放棄了,因為不能讓一國之君受辱。鄭成公的侍衛長則讓武藝更高強的駕駛員留在車上護駕,自己衝進敵陣,掩護國君撤退,終於戰鬥而死。21

這才是周的戰士。對於他們來說,做一個好臣子,是比做一個好戰士更重要的事情。或者說,一個好的戰士,首先得是好的人臣。當然,一個好的統帥,也首先得是好的人君。不瞭解這一點,就看不懂周人的風采和風範。

師曠說:老天爺是愛民如子的。

上天為人民立君,

難道是讓他騎在民眾頭上作威作福?

第四章

人臣

老爹退下

鄢陵之戰的戰場上,有泥沼。

泥沼很大,擋在晉軍營壘前,大家都小心翼翼繞開走。中軍統帥欒書和副帥範燮,率領自己的親兵一左一右護衛著國君。晉君車上,少毅是駕駛員,欒針是侍衛長,但戰車還是陷進了泥沼。

身為中軍統帥和晉國大臣,欒書當然不能袖手旁觀。於是他下車走過來,準備扶國君轉移到自己的車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