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青春》還沒有宣傳,無形中就被大眾所熟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香港至少有一半的人期待這部電影,都想看看這部投資10萬港元拍的是什麼?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呀!
“阿超,雖然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永葆青春》這部電影,但你也不能掉以輕心,要知道這部電影不同以往,沒有武打,沒有特效,沒有外景,只有劇情,所以在宣傳上要下功夫。”李毅華還有點不自信,不安地絮叨著。
“毅少,你就放心吧!我已經安排好了。電影院外面的大型海報,周邊散發的傳單,還有在電臺上面的廣告,還在一些雜誌上面作了幾期的報道。”王超一臉自信地看著李毅華說道,做了這麼長的宣傳,在這個領域可說說是自己的強項。
現在是香港電影的一個黃金的時代,雖然電視已經開始慢慢普及,但是很多香港人每個星期在工作之餘都會自發得到電影院去休閒,這已經成為了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一些電影基本上不用作太大的宣傳,就能夠得到很好的票房成績。更別說龍勝影業這個全方面覆蓋的宣傳,不想知道就難。
“就這些嗎?”看到王超點頭不已,皺著眉頭說道,“不夠,遠遠不夠。”
雖然龍勝影業的宣傳在這個時代做的已經相當到位了,但對於李毅華這個來自後世,經過狂轟濫炸宣傳時代洗禮的人來說,這樣的手段簡直就是最原始的,毫無新意可言,是完全得不夠的。
電影就是一個商品,就要搞點噱頭,就像是那些商場的促銷,就可以做很好的借鑑。雖然電影要看質量,但是後期的宣傳,也佔有很大的一個比重,就好像是《致青春》,一部老的不能再老的劇情,雖然在拍攝上有所創新,但是真要論起來只能算是一部中等的電影,就這樣的一部片子,由於一直保持新聞度,再加上有步驟地進行緋聞炒作,硬生生地把票房炒上去了。
王超愣了一下,不明白地看著李毅華,這麼全套地宣傳,怎麼到了他嘴裡就不夠了,不服地說道,“毅少,我敢說這是香港最好的宣傳模式,到底哪裡不夠了?”
“這些宣傳不是不好,但是終歸是太普通了些,《永葆青春》我寄予厚望的,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要想高票房只能加大宣傳力度,不僅僅用一些海報還有傳單來吸引人,畢竟這些吸引來的方式是有限的。”李毅華笑著說道。
“那那我們怎麼宣傳?”
李毅華來回走了幾步,思考了一番,道:“我這裡到有幾個方法你先記一下,不要害怕浪費錢,在電影的宣傳上面,大多是收益平衡的。我們加大宣傳的力度,看似浪費錢,其實不然,每投入一分錢,就有可能有兩倍的收穫。”
第193章密集宣傳
“第一,找一些小的報紙,把我們的電影情節有步驟地透露給他們,先形成一股輿論熱潮。你想想打出這樣誘人的標語:曾經化身霍去病坐下軍師,一起大喊過‘匈奴不滅,何以為家’,留下“封狼居胥”的佳話。曾經化身和李白談詩,留下一篇篇千古詩句。他沒和哥倫布一起航海,認為他不是航海型的。得過天花、鼠疫、黃熱病。他說他就是耶穌,是多麼有吸引力。在這一股討論中,影迷一定會更加期待,當電影一上映一定會引爆觀影熱潮。”
“第二,利用海報宣傳攻勢。現在海報的模式還太單一,一部片子只有兩三張海報,這那裡夠呀!找印刷廠多印刷一些不同的電影海報,或者是電影之中的鏡頭。買電影票的話,就贈送電影海報,這可以吸引很多影迷來電影院。還有也讓一些貪小便宜的人走入電影院裡面,這雖然只是一些小利,但也是很吸引人的,特別對於那些正在追星的學生,簡直是天生的福利。”
“第三,印刷一系列的抽獎券。在買電影票的同時贈送獎券,在裡面我們可以適當的放置一二三等獎,一等獎: